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25日电(陈祺诺)2023年,三都县GDP为101.4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034元和15760元,同比增长了4.2%和8.7%。

  9月25日,2024年黔南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都专场在都匀举行。

  三都以增加老百姓就业机会和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共谋划优质项目305个,总投资282亿元。全力推进一批教育、医疗、水利、交通等惠民生的好项目,千方百计招引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项目。2023年以来,全县共引进项目47个,24个千万级项目建成投产。

  三都产业发展强健稳固。始终把促进老百姓持续增收致富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和培育一二三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经济接续健康发展。全力巩固农业,茶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目前全县从事涉茶农户2.1万户8.5万人,茶叶总产值达7.5亿元,带动老百姓收入达4亿元。集中突破工业,森工产业逐步成型。抢抓三都工业园区被明确为省级开发区和创建成黔南森工产业园的机遇,着力提升森工主导产业首位度,让全县172万亩商品林真正得到有序高效永续利用,成为全县人民用之不竭的绿色矿山。去年以来,引进森工企业项目7个,森工产值达5.4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22年底的27.51%提升到目前的56.06%,解决群众就业岗位2000余个。聚力攻坚旅游,赛马产业初显成效。依托水族群众爱马、养马、赛马的良好基础,以发展赛马产业为切入点,2023年以来成功举办了赛马等一系列文体旅活动180余场次。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为515.91万人次,同比增长67.84%,游客人均消费为1029.07元,增长81.16元。

  三都始终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倾力打造“审批最简、机制最活、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投资创业“软环境”。坚持企业办事流程全面从简。各项办事服务流程向省、州最优看齐,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省心、省力。坚持企业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2023年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和营商环境考核在全省三类县中均位列第一。

  三都精准谋划和储备农业产业项目358个,总投资29.82亿元,保持过渡期项目库建设管理总体稳定,帮助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和就业增收。全面落实财政衔接资金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制定了村集体收入提升“一村一策”,2023年全县87个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4200余万元,在省对县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中我们取得“好”的等次,综合位次排全省20个夯实基础县第二。

  三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三都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2.47%以上,位居全州第一、全省第六。率先在贵州省推行“国储林+N”循环林业发展模式,推动构建集育苗、造林、采伐、深加工为一体的“一棵树”林木全产业链,实现传统林木业绿色循环转型升级,提高了林木业经济效益。

  目前,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已就业16.69万人,实现脱贫家庭“零就业”动态清零。逐步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推进高中教育改革,通过对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破改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都逐步实现“能就医”向“就好医”转变。深入推进医疗改革,拓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推动医疗资源重心下沉,让老百姓愿意就近就医。新增了医疗新技术24项,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69%,县域和基层就诊率分别达87.82%、67.37%,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形成的《创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1335模式》作为优秀案例入选“第二届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展”。(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