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5日电  10月25日,2024年黔南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罗甸专场)在罗甸县举行。

  近年来,罗甸县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切实把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聚焦风光水储生物质一体化,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41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预期目标(6%)2个百分点,排全州第2位,连续三个季度排全州第2位,为近两年以来GDP增速在全州的最高排位。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排全州第5位。

  罗甸县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找准定位,聚焦产业项目,紧扣资源优势,奋力推动全县工业大跃升。“十四五”以来,罗甸积极抢抓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紧紧围绕“一区三园”发展布局,园区规划总面积达9.5平方公里,做大做强现代能源首位产业,加快提升健康医药、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基础材料、轻工制造、珠宝玉石加工三大特色产业的“1+2+3”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实现工业强县。截至目前,全县规模工业企业23家,首位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96%。累计签约项目3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罗甸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立足资源禀赋,奋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集群。全县水能总蕴藏量60万千瓦,年日照时数1350—1520小时,风速5—7米/每秒,是贵州日照、风能资源相对较好的地区之一,罗甸充分利用本地喀斯特地形和大面积荒坡荒山,将优势与短板有效结合,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集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储能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累计获得建设指标331.78万千瓦,建成并网装机141.8万千瓦,在建、拟建总装机189.98万千瓦,年发电量超52.96亿千瓦时,年生产收益可达18.52亿元,创税2.78亿元,节约标准煤158.87万吨,积极为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作贡献。

  罗甸县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推动罗甸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全县严格落实“十不折腾”“十项服务”,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入开展“双培育双服务”,深化贵人服务,发挥好“企业之家”作用,畅通企业反映问题渠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等困难问题;全面推进“一窗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N件事一窗一网一次办”改革,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深化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成功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积极谋划园区标准厂房、园区供电保障、电力消纳通道线路等项目,着力打造服务精准、工作高效、企业满意的园区发展平台。

  罗甸县今后将进一步聚焦风光水储生物质一体化,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加快推进风光发电、电力消纳通道等项目建设,推动现代能源做大成势,探索关联产业由售电向用电模式转变;坚持“富矿精开”,围绕“1357”硅矿行动,坚持“资源变材料、材料变产品、产品变产业”,将罗甸打造为黔南州重要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大对接力度,完善物流出口通关流程,打通防城港外贸出口通道,推动以打火机为主的出口产品实现近港出口,并加快“一区三园”建设,助力工业园区企业聚集,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