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环卫工老周启动新型抑尘清扫车,湿润的水雾裹着扫帚的嗡鸣声划过柏油路面。“以前扫完一条街,口罩里全是黑灰,现在换了新型抑尘清扫车,干一天活鼻腔都是清爽的。”他摘下口罩笑着说。

新型抑尘清扫车。

  看似寻常的环卫作业场景,正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蓝天保卫战的鲜活注脚——当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97%,当新能源环卫车辆穿梭街头,城市的扬尘防线正在科技赋能下不断加固。这背后,是黔南州多管齐下、精准施策的大气污染防治举措发挥作用。

  近年来,黔南州统筹全州资源力量,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通过挂图作战、挂牌督战、挂账销号攻坚,以铁腕治污的决心向大气污染“亮剑”,全面完成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任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1至2024年,全州县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9.5%以上,让“黔南蓝”成为百姓抬头可见的日常。

  黔南州主要从五个方面发力管控大气污染——

  人为燃烧污染管控方面,制定实施系列文件,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筑牢制度屏障。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聚焦重点区域精准施策,一批污染治理项目相继落地见效。有序推进8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向绿色转型大步迈进;55家“散乱污”企业经全面整治,彻底告别“脏乱差”旧貌;24家企业工业物料堆场整治,工业领域正焕发清洁生产新气象。

  扬尘污染治理方面,建立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管理清单,“作战图”将每个工地的防尘责任细化到点;依托“智慧建管”平台实现在建项目施工扬尘即时监控全覆盖;道路保洁管理引入网格化模式,随着洒水车、道路清扫车等“城市美容师”的加大投入,以科技之力“擦亮”城市底色,全州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7%。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方面,公安交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打破壁垒,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开展机动车路检路查,严厉打击超载超限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织就严密监管网络;推进火电、煤炭等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创新建立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制度,形成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机动车“检验、维修、复检”闭环管理,让“带病”车辆无所遁形。

空气自动监测站。

  散烧燃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面,全州12县(市)划定限制燃煤区和禁止燃煤区,为散煤管控立下“红线”。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的行动浪潮中,天然气“县县通”项目建设惠及千家万户,如今,清洁能源占全州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不仅让冬日的温暖持续在线,更让蓝天白云成为城市的“常驻嘉宾”,实现民生温度与生态颜值的“双向奔赴”。

  下步,黔南州将坚持超前谋划、系统治理,强化严格执法、服务指导,以生态环境高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田高 朱丽)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