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黔南州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1.7亿元,累计实施规模以上水利项目121个,水利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

  黔南州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莫兴海介绍,近年来,黔南州骨干水源工程有序推进、防洪能力全面夯实、供水保障持续巩固、灌溉短板有效完善。

  最近,贵定县云雾镇鸟王片区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施工现场,焊花飞溅、机器轰鸣。施工队长毛全权介绍,“到7月底,工程总体进度将达60%。项目建成后将辐射鸟王村、摆城村等9个行政村,惠及14112名群众。”

  今年以来,黔南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四化”供水保障能力。积极推进福泉凤山大型水库、瓮安县塘坎上、龙里县猴子沟等一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据悉,今年以来,黔南州累计完建骨干水源工程2座,完成下闸蓄水验收2座,目前全州各类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16.1亿立方米,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用水支撑。

  防洪能力全面夯实。黔南州加快推进荔波县三荔水库、柳江(独山县、三都县段)河道治理等在建防洪工程建设,贵定县云雾湖等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成独山县台村河、龙里县三元河等11个河道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河长71.4公里,有效保护沿岸群众6.9万人、保护耕地4.9万亩。

  供水保障持续巩固。黔南州实施都匀市绿茵湖、瓮安县猴场等30个农村规模化供水项目,项目总投资7.1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障85.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灌溉短板有效完善。累计实施都匀匀东、惠水小龙等20个中型灌区,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2.6万亩,其中,今年实施罗甸蒙江、三都芒勇等10个中型灌区建设改造,累计已完成渠(管)道490公里,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7万亩。

  据悉,未来,黔南州将统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继续谋划实施防洪工程、供水保障、灌区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防洪减灾防御能力,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