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2日电(陈明珠 张岑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关乎千家万户希望与未来的民生基石。”近年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将教育改革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石,集全县之力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从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特色教育等多个方面,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

学生参加马尾绣社团

  强化顶层设计绘就发展蓝图

  2023年7月18日,三都县召开全县高中教育改革动员大会,拉开了高中教育改革的大幕。两年多来,三都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改革创新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了“一年夯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发展目标,颁布了《三都水族自治县高中教育管理改革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高中教育管理改革领导小组,抓好统筹规划,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定期召开推进调度会,确保高中教育管理改革工作有效开展,并选派联系教育的县领导和教育局党委书记兼任县高级中学和三都民族中学的党委书记,加强对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控。同时,探索实施“公办+民办”合作办学模式,引进了贵州恒昇和武汉樱时教育集团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师资水平。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学校除了我们中组部的帮扶之外,还引进了武汉樱时教育集团来领办,我们实行一加三的导师制,加强了对老师的提升培训,所以这几年我们的教学成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三都县高级中学党委书记王池良说。

  在高中教育体制改革上,学校领导班子实行“一套班子、分级负责”制,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按程序选优配强班子,统筹推进高中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对学校课程开设、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进行全面指导。

  “我们实行了优化组合,配齐配强班子队伍,以党建为引领,逐层往下进行管理,我们的年级部实行扁平化管理,就是每个年级部的主任,就相当于一个分校的校长,他可以把对学生的教育、对教学的安排进行统筹,这样扁平化的管理便于我们推进学校的政令畅通,尤其是我们教学管理的一些措施,是比较有利的。”三都县高级中学党委书记王池良说。

  “回眸改革历程,见证澎湃浪潮。”2025年,三都县民族中学高考普通本科上线率达83.8%,较2023年提高了26.46%;三都县高级中学高考综合本科上线率达47.01%,较2023年提高了15.55%。

  上线率提升的背后,是更多的水乡学子走进大学,他们承载着家庭的梦想、三都的希望。

  “把小孩子放在民中读书,我们家长非常放心,现在她也如愿地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学的是医学方面的专业,希望她学成归来,能为家乡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学生家长侯海荣说。

三都水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开学安全工作部署会

  优化教学管理改善教育环境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高效的管理。”三都县锚定“把质量做‘硬’、把教育做‘真’”的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以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为切入点,重建学校管理体系,全力推动县域教育生态不断优化。

  “经历两年的教育改革,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肩上的责任是沉重的,我们应当要以一个正确的认识,去面对今后的教育,在今后的教育当中,我们更应该要扛起自己的责任,将更多的水乡儿女送出大山。”三都县民族中学教师熊德燕说。

  金秋入学季,在三都县民族中学的校园里,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2025届毕业生侯嫣昕,回来看一看她的母校,感谢她的老师。

  “在即将步入大学之前,我想回来看一下我的班主任熊老师,也顺便逛一逛这美丽的校园。回顾高中三年,老师常常把问题抛给我们,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在同学们的互帮互助下,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知识。感谢老师,感谢母校,让我在高考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步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也祝我的母校和老师越来越好。”三都县民族中学2025届毕业生侯嫣昕说。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三都县坚定以改革之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2023年以来,投入9.64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其中投入2.27亿元用于改善69所学校基础设施。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于2024年8月份搬迁到现址进行办学,配备了新的班班通,翻新足球场、篮球场等基础教育教学设施,这些基层教育设施的提升,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三都县合江小学校长韦益祖说。

  三都县将教育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好的教育资源、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成长空间。

  “来到这个新的学校之后,我感觉这里非常宽敞,环境非常漂亮,我很喜欢这里。”三都县合江小学学生唐顺然说。 

  建强师资队伍夯实人才基础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推进高中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三都县始终把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了“县管校聘”改革,不断激活教师队伍活力,扎实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工作提质增效。

  原在三都县塘州中学任教的教师吴惠,2024年,通过竞聘,到三都民族中学担任数学教师。

  “非常感谢‘县管校聘’给我的机会,让我从乡镇学校到县城校园,在我看来,‘县管校聘’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像一剂‘催化剂’,让我们摆脱了过去安于现状的懈怠心态。未来,我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珍惜学校提供的每一次发展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用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学生、回报学校。”三都县民族中学教师吴惠说。

  自三都县创新推行“县管校聘”改革以来,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频次同比增长55%,教师流动率从改革前的3%大幅跃升至18%。进一步激发了教师潜心为党育人、用心为国育才的活力,推动水乡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针对教师人才的培训,三都县利用“国培”“省培”计划以及东西部协作平台等契机,每年选派大量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从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特别重视老师外出学习培训,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在这个假期,我很有幸代表学校外出学习,到遵义学习七天,这次收获很大,这次学习主要围绕着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好老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学校三次备课的主要步骤,还有人工智能AI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优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将把这次学习所学到的一些方法,比如说,集体三次备课,还有如何利用AI赋能教学,运用到教学当中去,让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业有成。”三都县民族中学教师李天村说。

  同时,三都县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用,2024年通过公开招聘、高校引才、人才博览会、特岗计划等多渠道招聘教师122名,及时配齐配强教师队伍,依托“组团式”帮扶、东西部协作帮扶、集团化办学等优势,建立了“名师引领、骨干带头、专长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带动全县教师成长,目前,累计成功培育县级名师(骨干)教师628名,州级及以上名师(骨干)151名。(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