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黄土村花菜种植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金秋时节,走进惠水县岗度镇黄土村,田间地头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村民们穿梭在整齐的田埂间,忙着为一株株长势喜人的碧绿花菜追肥、除草。这200余亩青翠的花菜地,不仅让昔日的闲置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更成为村民们鼓起腰包、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花菜管护
曾经,黄土村受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村里100余亩土地一度撂荒,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拦路虎”。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修建机耕道,对撂荒地进行集中整治,恢复耕地原貌;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分散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重点发展花菜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同时,村里还延续了成熟的“烟+菜”轮作模式,在烤烟采收结束后及时补种花菜,充分利用土地肥力和生长周期,实现了“一亩地两份收成”的效益最大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黄土村花菜种植基地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群众的增收致富。黄土村花菜种植基地的建立,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务工的机会。据统计,基地每年可带动村民就近务工1200人次,发放务工工资达14万元,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我们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一天能有100来块钱的收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到钱,很满足。”村民王国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株株花菜长势喜人
对于种植大户韦朝荣来说,花菜更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他流转了35亩土地,在烤烟采收后全部改种花菜。按照每斤1.6元左右的预期收购价,预计这批花菜能为他再挣20多万元。
如今,黄土村的花菜产业已被纳入岗度镇“精品蔬菜种植带”整体布局。依托便利的都香高速交通网络,新鲜的花菜能够快速销往贵阳、凯里等周边市场,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陈人熊 张小龙 左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