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龙“金字塔”走红一年后:游客持续前来“打卡”
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18日电 (周燕玲)“安龙‘金字塔’意外走红至今,初步统计已有十余万人次来这里参观,包括许多外国友人。”贵州省安龙县“金字塔”景区讲解员周兴江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多时一天游客量达5000人次左右。
2024年3月,安龙县城郊外两座形似“金字塔”的山体引发关注,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有人猜想是人工堆砌的,还有人说这可能是古墓。后经相关专家证实,安龙“金字塔”山体是自然形成,不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山形呈现出棱角分明的金字塔形状而已,形成这些山的岩石是距今约2亿多年前的白云岩。
自安龙“金字塔”引发关注后,当地政府用40多天时间,在“金字塔”山体对面的一座山体下面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山上则修建有观光步道和观景台,方便游客游玩“打卡”。

在观景台上,记者看到,两座“金字塔”的山体形状恰如一个放置在地上的三角锥,远观其外形与埃及金字塔非常相近,前来参观的游客有的与“金字塔”合影,有人把远处的“金字塔”托在手里,还有的人拿出无人机对“金字塔”进行航拍。
来自东北的游客李明华在网上看到安龙“金字塔”的图片和视频后,来贵州旅游期间特意来此参观,“看到周边类似形态的山峰多达十余座,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安龙“金字塔”走红一年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客最多的时候,周兴江一天要爬十三次为游客进行讲解,主要介绍“金字塔”的发现过程、形成过程以及对一把大火烧出来的“金字塔”进行辟谣。
周兴江解释说,许多前来参观的游客都认为“金字塔”是被烧出来的,这其实是误传,“是‘金字塔’附近的一座小山发生了火灾,别人用无人机航拍时发现了这两座酷似‘金字塔’的山体,所以‘金字塔’并不是火烧出来的,而是火灾引起发现了‘金字塔’。”
50岁的冯文美是住在“金字塔”附近的村民,自从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金字塔”后,她就在游客服务中心门口摆起了摊,售卖当地蜂蜜、竹笋、面条等农特产品,最多时一天收入上千元,“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之前从没想过家门口的山会走红,吸引这么多游客来游玩。”
对于“金字塔”的未来发展,周兴江坦言,当地将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不会对“金字塔”原有面貌做改变,但会继续改善游客的观光游览体验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