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5日电 2024年黔西南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5日发布,2024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环境质量保持“三个100%”,全州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指标符合预期。

  黔西南全州地表水8条主要河流、3个重要湖库共16个(条)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比例为100%,水质状况为优;3个中心城市、13个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优良比例为100%,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5个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100%,水质状况为优。

  黔西南州属珠江流域,境内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三条较大的江河,肩负着为粤港澳大湾区“压咸补淡”的重任。2024年黔西南州在水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成效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工作支撑: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核查辖区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干流及黄泥河、马别河等重要支流所属行政区入河排污口,建设、改造生活污水管网80公里,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8.6%。

  黔西南州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升至47.5%,提前完成“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黔西南州还统筹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及水污染防治,争取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兴义市纳灰河、册亨县者楼河、望谟县红水河开展重要流域水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明显下降。全州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值为2.18,8个县(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2%;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6%,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5%,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5%,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同比下降9.1%;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同比下降4.7%。

  全州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为98.2%,分别同比上升0.4%、1.3%,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双双上升”。全州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66.81,生态质量为二类,与2023年相比基本稳定。8个县(市)县域生态质量指数(EQI)值范围为60.52~75.14,自然生态状况稳居二类。(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