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7日电 “标准的园区不但能赋能入驻企业的品牌形象,还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瑞龙产业园负责人纪承甫说。

  仲恺安龙东西部协作共建产业园——瑞龙产业园里,一栋栋厂房排列整齐,入驻的企业正开足马力忙于生产。

李和江 摄

李和江 摄

  仲恺安龙东西部协作共建产业园占地面积198亩,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于2022年8月动工建设,2023年8月开园运营。在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充分发挥仲恺国企资金、资源等优势下,全资投入5.33亿元同安龙县共建而成。是在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启动以来,粤黔两地建立起新的结对帮扶协作关系后共同打造的“园区合作”标志性成果。

  走进园区,贵州一电子公司各车间在有条不紊地生产加工。“我们电子产品对厂房的要求非常高,2023年因粤黔协作的推动而搬迁来园区,园区非常标准的布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该公司总经理胡良平说,搬来园区后有利于客户验厂,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合作市场。

李和江 摄

李和江 摄

  园区正式开园后,该电子公司是首批入驻企业之一,园区的科学功能配套与良好环境,为企业增添了信心。按胡良平的说法,他们是第一个进园区“吃螃蟹”的人,在园区不但得到了东西部协作及相关单位的政策支持,也为自己企业提升了品牌与市场优势,相信未来还将有与其他企业实现产业协同的可能。胡良平认为,届时不仅仅是人工成本有所降低,其他各项成本也将相应减少。

  提及产值情况,胡良平自豪地表示,2024年完成了2000多万元的出口产值,2025年计划产值达到5000万元。生产的全部为出口产品,通过第三方全出口至巴基斯坦、印度、非洲等地。

  纪承甫介绍,目前园区已全面完成一期招商工作,全面投产运营后预计可引进投产企业15家以上,年产值超8亿元,可供就业岗位超2000个,将着力打造电子零部件生产制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特色加工贸易3大产业集群。

  仲恺安龙东西部协作共建产业园只是粤黔协作的一角,协作以来,仲恺高新区已引导17家企业落户到安龙县,并已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2亿元,实施协作项目77个,进一步增强了仲恺高新区、安龙县产业协作和协同创新。(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