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驾镇青山村,一个位于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的小村庄。曾经的青山村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如今在“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引下焕发出别样光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青山村,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村道将错落有致的房屋串联起来,分类明确的垃圾桶摆放其中,家家户户的庭院种满了花花草草,文化广场设施齐全,村里的产业如繁花绽放,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发展特色产业是青山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青山村蛋鸡养殖场内,工人们穿梭于鸡舍之间,精心饲养着每一只蛋鸡。为了确保鸡蛋以最佳状态送往市场,工人们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捡蛋、装箱、打包、上车等工序一气呵成。蛋鸡场为村民们带来了希望和机遇,对于这份在本村就能获得的稳定工作,他们心中充满了无尽欢喜。

  “这份工作既轻松又好玩,每天捡捡蛋、喂喂鸡、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了,主要是离家近还能补贴家用。”谈起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务工村民吴小平脸上不由自主地洋溢出满足和快乐的笑容。

  青山村充分借鉴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立足资源优势选定蛋鸡产业。村党支部支委班子于2014年联合创建贵州松桃富民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合作社成熟的养殖技能和稳定的销售渠道,鼓励引导农户入股,目前已建成规模蛋鸡养殖场4个,发展养殖大户7户,蛋鸡存栏达17万羽。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推动蛋鸡养殖产业发展,实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青山村先后建成蛋鸡育雏场、饲料加工厂、蛋托厂、有机肥厂等,并积极发展白皮柚、柑橘等产业,利用鸡粪制成的有机肥料,为种植产业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实现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为青山村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结合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根据我村的区域优势以及交通发达条件,大力发展种养+农业循环产业链,发展蛋鸡17万羽,生猪养殖年出栏2万头,年生产万吨有机肥料厂1个,精果林1800亩等产业,目前全村产值可达3000万元左右,带动群众稳定就业100余人。”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莫长江说。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是青山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青山村产业繁荣发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多年来,青山村始终坚持把群众参与、群众受益作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服务群众协同并进。在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加快完善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村寨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青山村村民郭卫说:“这几年家乡发展得很好,产业很多,变化很大,我们群众生活、生产非常方便,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楼,特别是修了两个文化广场,让我们老百姓茶余饭后有个休闲的地方。”

  如今的青山村,产业兴旺,管理有序,设施完善,已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环境优美、生活富美、邻里和美、言行尚美”的美丽、文明、卫生村寨。2020年12月,青山村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文明村”。

  “接下来,根据我村的产业优势,青山村将继续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探索创新,稳步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同时,青山村也要积极与周边村交流合作,实现技术同用、利益共享,共同推动黔湘渝边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莫长江说。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