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口县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引导产业进村,积极盘活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创办强村富民工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人群在家门口就业,拓宽群众增收路。

  订单育苗促增收

  走进民和镇何坝村淫羊藿育苗育种基地,“何坝村强村富民工坊”九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工坊内,30多名务工群众正忙着进行淫羊藿育苗及对幼苗浇灌、喷药等管护作业,忙得不亦乐乎,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坚持以‘强村富民’行动为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资源’的发展模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创办了全国最大的淫羊藿育苗育种基地‘强村富民工坊’940亩。采取‘订单育苗’方式,每年育苗2000万株,常年解决200余名群众在基地就近就业务工,每年带动群众增收600余万元,有效促进企业增效、集体增资、群众增收”。何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华说。

  何坝村强村富民工坊是江口县创办强村富民工坊,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江口县采取“企业+工坊+村集体+群众+市场”方式,在全县积极创办强村富民工坊,引导有条件的经营主体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村(社区),根据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村级供需清单接单派工,实现送订单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办强村富民工坊24个,带动群众就业1107人。2024年第一季度,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81元,同比增长8.6%。

  原料加工促发展

  太平镇三沛塘村强村富民工坊本着“好山好水出好菜”宗旨,充分发挥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脚下的生态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建设优质蔬菜种苗繁育基地与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共1000亩,通过“统一苗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模式,带动太平镇、闵孝镇、民和镇、坝盘镇4个乡镇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目前,该工坊老酸菜年产量达300万瓶。

  “2023年来,我村共收购青菜103万斤,销售青菜老酸菜13.8万斤,收入48万余元,收益27.5万余元。长期带动群众务工20余人,发放工人工资10万余元。”三沛塘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发说。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江口县依托生态优势,全力做强生态旅游、做特生态农业、做大绿色工业,加大主导产业发展布局,致富产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的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技术服务促生产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农民对农业生产服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发展覆盖农业生产全程、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

  官和乡官和村强村富民工坊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采取“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由支部领办,村干部带头出资发展,为江口县全境及岑巩县部分乡镇提供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自从工坊创办以来,我们建立了‘入股有股金、管理有薪金、管好有奖金’的‘三金’运行模式,2023年收益达23.4万元,平均每股能分红2400元,荣获了‘贵州省现代农机合作示范社’的称号”。官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祥政向我们介绍道。

  农业兴则农民富,仓廪实则百业兴。官和乡官和村强村富民工坊既有效推动了官和乡的农业发展,又为周边乡镇提供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下一步,江口县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思路、集中群体智慧不断发展壮大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切实带动村民致富,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真正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