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花果红”品牌推介暨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5日电 (周燕玲)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5日在贵阳举行“印江花果红”品牌推介暨新闻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在会上介绍,“印江花果红”采用了独特的加工工艺,外形紧结油润显金毫,汤色橙红明亮,滋味甘甜鲜爽,带有浓郁的花果香味,可谓“果香馥郁,甘甜鲜爽”。
“印江花果红”2023年在“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中斩获红茶类银奖,2024年在第九届亚太茶茗大奖赛中斩获二金一银。
印江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西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高800多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多漫射光,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独特环境,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茶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1年获“中国名茶之乡”。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在生态茶园建设上规模化、加工清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等方面同步提质转型,加快推动“红茶”“绿茶”双轮齐驱,目前建成茶园基地26.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2.79万亩,获有机茶园认证7500亩,无公害茶园认证16.48万亩。茶产业覆盖印江自治县120个村,辐射带动茶农3.8万户11.4万人次就业。
面对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市场对茶产品多样性需要,特别是新茶饮和功能性茶的发展,印江自治县提出了红茶、绿茶“双轮驱动”,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聘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教授为印江自治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席科学家,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鲁成银专家工作站。2023年在鲁成银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倾力研发打造了“印江花果红”红茶产品品牌,制定了“印江花果红”产品和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前,印江自治县打造了罗场茶区、紫薇园区、湄坨园区等2万亩花果香红茶原料核心供应基地,“印江花果红”以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或小至中开面的鲜叶原料,要求芽叶新鲜、完整、匀净,无病虫叶等。
印江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田杰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茶产业散发出新的韵味、蕴藏着新的机遇,必将迎来新的春天,未来将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围绕茶产业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强链,坚定不移做大茶规模、提升茶品质,用心用情服务茶企业、创新茶科技,不遗余力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更大力度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