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5日电 (周燕玲)记者25日从“印江花果红”品牌推介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建成茶园基地26.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2.79万亩,有省级茶叶园区3个,有加工企业26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

  印江自治县地处北纬27º黄金产茶带,土壤富含锌、硒、锶等有益微量元素,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地理和生态优势,是育好茶、产好茶的绝佳环境,已创建为国家级出口食品(茶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开发有“梵净山”翠峰茶、毛峰茶、印江花果红茶、珠茶、兰香茶等十多个系列产品,2023年实现产量2.07万吨,产值22.66亿元,远销东南亚、非洲、俄罗斯。

  印江自治县茶叶起源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明朝永乐年间(1411年)团龙茶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团龙贡茶”盛极一时。印江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也十分丰富,目前古茶树挂牌共有191棵,600年以上的古茶树2棵,其中1棵为目前发现的全国最大紫芽茶树,250年以上古茶树36棵,这些茶树种质资源对助推印江自治县茶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坚持茶园生态化管理,绿色化发展,大力实施茶园提质增效、禁用草甘膦、清洁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四大行动”,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技术体系、质量管控体系、产品追溯体系,确保茶叶从茶园到茶杯上的安全。(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