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30日电 (田林 王东)新年临近,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一道口感软糯、象征团圆的土家美食——印筒粑,被土家儿女制作出来端上了餐桌,亲朋好友围坐一起话丰收迎新年。

图为贵州土家美食——印筒粑。田林 摄

  在印江自治县龙津街道杉木岭村千亩梯田旁,村民廖恩霞和街坊四邻结束了一年劳作,进入短暂的休耕时节。村民们将2024年丰收的新米浸泡起来,准备制作新年的头道美食——土家印筒粑。

  制作印筒粑,需用粘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淘洗干净,在水中浸泡一小时沥水,而后发酵三小时就可研磨成米粉。在锅里加入冷水,同步按比例下入米粉,小火慢烧熬制并不停搅动,最后制作成印筒粑所需的米浆。

  “印筒粑打浆子时要一直搅拌,不搅拌就要糊锅。”廖恩霞一边匀速搅拌,一边介绍。

图为村民廖恩霞和街坊四邻在制作土家美食印筒粑。王东 摄

  细火慢熬下,锅中的米浆慢慢由清变稠成丝状,趁热出锅与米粉混合,用力反复揉搓成团改刀成小块。这时,制作印筒粑的关键模具就派上了用场,用表面雕刻有花、鸟、兽、鱼等图样的模具洗净,米团填料、压实、菜刀平切、模具倒扣,印筒粑就脱落成型。

  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印筒粑上锅蒸一小时左右,熟透后出锅冷却,最后进入到印筒粑制作的关键环节——描红。在廖恩霞看来,描红是做印筒粑的关键环节,“现在描红的这个是牡丹花,寓意花开富贵;描红鲤鱼,寓意着鱼跃龙门,大家年年有余。”

图为村民廖恩霞和街坊四邻在制作土家美食印筒粑。田林 摄

  土家印筒粑这道特色美食,有红、白两种颜色,其中白色印筒粑主要用于祭祀,红色印筒粑主要出现在逢年过节、人生喜事等热闹喜庆时刻的餐桌上,红红的颜色配上美好寓意,深受土家儿女的青睐,也是新年招待客人的主要美食。

  印江自治县龙津街道杉木岭村村民谭光社说,土家人迎新年就要吃印筒粑,象征生活红红火火。(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