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随着气温回暖,栖息于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开始陆续下山活动,为保护好这一珍稀物种,位于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着力推进黔金丝猴生态廊道建设(试点)项目,与周边已建成的多条生物廊道形成联动保护网,以此降低人类活动对黔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的影响。

  黔金丝猴生态廊道建设(试点)项目由贵州省林业局主管、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施,得到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的支持。该项目在黔金丝猴原生栖息地附近600亩区域内种植四照花、野鸭椿、银杏等黔金丝猴定制食物源植物,修复水源地,新增饮水点和红外监测设备以及人工巡护,提升猴群野外生存环境与栖息安全。

  目前,黔金丝猴饮用水源地和9925株定植食物源植物的嵌套栽种工作正在实施,项目采购126台红外相机、设立的18条监测样线陆续安装投用,监测面积达6400亩。随着生态改善,近年来红外影像多次记录到黔金丝猴在生态廊道周边的活动,生动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王东 田林 冯艳丽 制作 蒲文思 视频来源 铜仁融媒 印江融媒)

 
【编辑: 】关闭本页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