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沿河:5万多亩空心李甜蜜上市
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16日电(朱子立 杜鑫 黄勇)近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空心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5万多亩空心李陆续成熟上市,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清甜的果香弥漫在空气中,成为这个夏天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南庄村,家家户户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空心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果农冉刚说:“今年空心李的产量和品质都不错,价格也比去年略高,预计我家今年的收入能比去年增加不少,大概有10多万元收入。”

沿河沙子空心李是当地独有的山地特色水果,距今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独特的石漠化喀斯特地貌,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为空心李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沿河独有的“标志性”产品,被誉为“人间仙果,李中茅台。”并荣获“中国空心李子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果子成熟后果肉与果核自然分离,果肉脆嫩、甜度适中、口感上佳,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高度重视空心李产业发展,通过整合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将空心李种植与石漠化治理紧密结合,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沿河空心李产业已遍布全县11个乡镇(街道)189个行政村(社区),种植面积达9.28万亩,投产面积5.5万亩,今年预计产值在8亿元左右,带动了近20万群众增收致富。
为拓宽销售渠道,当地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线上,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让沿河空心李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线下,与各大超市、水果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举办“李王争霸赛”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心李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果农们增收致富,还带动了当地运输、包装、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将继续加大对空心李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空心李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让这颗小小的果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