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德江:刺梨迎丰收 果农采摘忙
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日电 (张凤琴 周婷婷 周济)金秋时节,贵州德江县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在枫香溪镇,一颗颗圆润饱满、色泽金黄的刺梨果挂满枝头,农户们腰挎竹篓,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刺梨摘下,不一会儿,竹篓便装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随后,大家合力将装满刺梨的筐子搬运到集中点,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德江县枫香溪镇细沙村村民王昌财笑着说道,“我们一天五点钟采到一点钟,能采300余斤,有100块钱的收入。”
细沙村的刺梨产业能有如今的规模与效益,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村民们的辛勤付出。2017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乘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东风,细沙村从贵定引进优质的贵龙5号刺梨苗,开启了刺梨种植之路。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300多亩的刺梨基地迎来盛果期。去年,整个刺梨基地产量达30吨,今年得益于更加科学的管护技术,刺梨挂果情况更佳。
“今年刺梨的亩产量是1000斤以上,总产量预计十万斤,目前订单的预计收入在10万元左右。”德江县枫香溪细沙村刺梨管理人员潘庆贡满怀信心地说道。
细沙村刺梨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该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刺梨本身是一种喜阳、耐贫瘠的灌木,非常适合在山地、丘陵地区生长。此外,该地平均海拔800米,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为刺梨糖分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创造了绝佳条件,使得产出的刺梨果实品质上乘。
“刺梨是我们的特色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德江县枫香溪镇细沙村支部书记熊斌介绍,从种植、管护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工人,每年可累计带动300人次就业,真正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
如今,这一颗颗“黄金果”不仅种出了大产业,更结出了致富果。近年来,德江县在枫香溪、潮砥等地乡镇(街道),利用有利的地理气候,发展起了刺梨特色产业,不仅做大了地方经济,更做优了生态环境,做实了农民增收,为德江县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接下来,德江县将在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和科技研发上发力,让德江刺梨走出大山,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