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2日电 在贵州省江口县官和乡的青山绿水间,江溪屯村如同一颗被自然眷顾的明珠。坐落于大顶山下、车坝河畔,这里冬暖夏凉,水质清冽,成为养殖冷水鱼的天然宝地。近年来,江溪屯村依托生态优势,发展起规模化冷水鱼养殖,不仅激活了山村经济,更游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鱼之路”。

  山泉蕴玉池纳乾坤生态韵

  江溪屯村背靠大顶山,面临车坝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冷水鱼养殖提供了绝佳条件。冷水鱼对水质、水温极为挑剔,而这里的山泉水清澈纯净,常年水温稳定在17℃左右,是冷水鱼生长的最佳条件。养殖基地依地势而建,占地约10亩,科学规划了21个鱼池,并配套建设了孵化池、蓄水池和化粪池,形成了一套闭环式生态养殖系统。

  “冷水鱼就像‘水里的贵族’,水温不能高,水也不能脏。我们这的山泉水矿物质多,鱼不容易生病,肉也结实。”技术员覃三金说。养殖场通过物理过滤与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方式,养殖尾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零污染”生态循环。而且通过活水循环和生态净化,鱼池始终保持高溶氧、低氨氮的状态,使冷水鱼在接近野生的环境中成长,品质自然上乘。

  碧波育珍鱼跃龙门产业兴

  养殖基地里,21个鱼池排得整整齐齐,孵化池里小鱼苗活蹦乱跳,蓄水池保证水源不断,化粪池实现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整个流程科学又干净。村里主要养两种鱼:鲟鱼和山麻鱼。鲟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山麻鱼则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蛋白质备受青睐。截止目前,全村一共卖出冷水鱼将近1.6万斤,总收入差不多19万元。其中鲟鱼卖了4千多斤,收入4.6万元;山麻鱼卖了1.1万斤,收入14万多。这些数字说明,他们养的鱼品质好,市场认可,村里这条路走对了。

  “我们养的,是车坝河的清冽山泉,是大顶山的灵秀之气,最终凝聚成这条鱼,成为官和生态的最佳代言人。我们未来将借助现代冷链与电商的翅膀,缩短山水与餐桌的距离。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天南地北的家庭晚餐桌上,都能有一道来自官和冷水鱼做成的佳肴,让我们的清泉,去滋润更多人的生活。”官和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熊浩说。

  活水润民渔歌共筑振兴梦

  这一池清水,真的让村子活了起来。江溪屯村的冷水鱼产业,成了村民增收、村子发展的新希望。村里用了“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让家家户户都能参与进来。从养鱼、管护到卖鱼,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收入实实在在提高了,大家心里也踏实。

  生态是这里的本钱,村里一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池活水,不仅滋养着肥美的鲜鱼,更守护着当地的洁净水源与优美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官和冷水鱼’成为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游出大山,游向更广阔的市场!”说起以后,江溪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林芳信心满怀。

  一池清水养出一味鲜鱼,一片山水造福一方百姓。江溪屯村靠着生态和产业,正一步步走向“水好鱼肥人富裕”的好日子。车坝河的流水,还会继续见证这个小山村因鱼而兴、因渔而美的未来。(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