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29日电(韩克超 陈庆军)芳菲四月,人间春好。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乡八一社区食用菌园区,菇香扑鼻,三轮摩托车来来往往。菇棚里,朵朵香菇如花儿绽放,圆润而饱满,忙着采摘的菇农喜笑颜开,一幅喜人的丰收景象。

建设完工的阳溪镇大沙河水库。

  丰收画面的背后,离不开水利支撑。菇农徐朝荣是从玉溪镇五八村搬迁至八一社区的居民,八一社区食用菌园区建成后,他租赁3个大棚种植香菇3万余棒,其中1个大棚第二茬已采收结束。4月29日上午,徐朝荣一边忙着给菌棒浇水,一边侃侃而谈:“有富强水库作保障,用水没问题,每个大棚都安装了水表,用水每吨只要5毛钱。”

  上坝乡八一社区食用菌园区由茅台经销商捐赠援建,共建标准大棚120个,带动30余户脱贫户种植食用菌和300余人就业增收,同时增强社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因突出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贵州道真群众曾经面临“听水响、看水流、用水贵如油”艰难窘境。近十年来,该县始终心系群众、改善民生,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抢抓国家水网建设和“两重”“两新”政策机遇,以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加快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水网连通、农村供水保障等工程,凝心聚力补短板、强基础,全力保障群众饮水用水安全。

  自十二五以来,道真已建成并发挥效益的小(2)型及以上水库项目共有29座,总库容达5253万立方米,建成堰渠330余公里,有效满足了21万余人饮用水及25万余亩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道真自治县水务局水库建设运行中心主任李柳均介绍,目前全县还有在建水库3座,建成后可增加库容2055万立方米,将有效解决10万余人饮用水及7万余亩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菇农在上坝乡管护马桑菌。

  一泓清水润民心,万亩良田不再“渴”。如今的道真,水库水网密布山间、掩于绿林,“水短板”渐渐补齐、“水基础”不断夯实,以食用菌、中药材、花椒、茶叶、酒用高粱、烤烟、果蔬、生态畜禽渔业为代表的“八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正因水而兴、因水而旺。2024年,全县投放食用菌菌棒2亿棒,发展烤烟5万余亩,种植蔬菜28万余亩;管护中药材23万亩、花椒4万亩、果园5万亩,巩固生态茶园10万亩,出栏生猪20万头、牛1.5万头、羊2.5万只、家禽85万羽,完成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2万亩。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部署要求,贵州道真水务部门聚焦春耕生产关键节点,以水源保障、渠网畅通为核心抓手,采取强化水库管护、保障春耕水源,组织清淤疏浚、畅通灌区渠网,加快项目建设、增强灌溉效能,科学合理调配、化解用水矛盾等措施,全力保障春耕灌溉用水。

  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汛前水库隐患排查和维修加固,所有水库均可安全运行,最大程度保障了春耕用水;动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清淤疏浚活动400余人次,累计完成农田灌排沟渠清淤长度约90公里,畅通了农业生产灌溉渠道。李柳均说,下一步,将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做好用水态势分析和旱情汛情监测预警,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春耕生产用水及时、充足地输送到田间地头。(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