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清晨,在贵州省遵义市王寨镇高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蔬菜基地上,露珠还挂在菜叶上,工人们便已穿梭在整齐的菜畦间,不一会儿,一筐筐沾着泥土芬芳的新鲜蔬菜便整齐码放在田边,等待运往凤冈县凤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食材处理中心。

  据介绍,高坝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盯“校园餐桌”这一稳定、量大、标准化的需求,在供应链补短上做文章,今年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方式,发展蔬菜130余亩,主要有白菜、白菜薹、萝卜等品种,预计本季产值20余万。

凤冈县凤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食品处理中心。(张燕  摄)

  凤冈县凤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食品处理中心。(张燕 摄)

  “为保证校园餐供应链安全,我们通过统一菜种供应、技术规范和品质监管,建立技术协作机制,开展土壤检测和精准施肥,每批次蔬菜进校园前均开展质量检测,确保蔬菜品质,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王寨镇高坝村党建监督员史浩表示。

  今年以来,凤冈县立足县域实际,创新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校园餐体系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通过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打造农产品种养殖及加工基地,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食材供应体系。这一举措不仅为全县各校提供了新鲜、安全、优质的餐饮原料,筑牢了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更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实现了教育保障与乡村发展的双向赋能、互利共赢。

  在凤冈县凤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食品处理中心内,分拣区、检测区一片忙碌景象。工作人员按照大小、品相对蔬菜进行分类分拣,剔除不合格菜品;检测人员则运用专业设备,对蔬菜的农残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检测合格的蔬菜会被贴上标识,由专用车辆及时送往各学校食堂。

  凤冈县凤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检测室负责人陈小丹说:“每天进入公司的每一批生鲜类食材我们都要进行农残、重金属检测及兽残检测,食品安全无小事,只有检测合格的食材才能送往学校,这是我们必须要守住的安全底线。”

王寨镇高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蔬菜基地。(张燕  摄)

  王寨镇高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蔬菜基地。(张燕 摄)

  在土溪镇石坝村,由村级集体经济开办的贵州省洪渡花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米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校园餐”大米订单,现代化设备高速运转,金灿灿的稻谷经清理、碾磨、筛选等工序,蜕变成晶莹饱满的精米,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土溪镇石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宝健介绍,村里投入30万元引进精米加工设备,注册“洪渡花谷”商标,构建起从水稻种植、收购到加工的全链条闭环管控体系。自成功承接校园餐订单后,既扩大了销售渠道,又为学生们送上安全优质的放心粮,更让村集体经济在民生服务中实现稳步壮大。

  据了解,凤冈县自探索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校园餐体系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后,目前全县已优选11家村级集体经济主体纳入校园食材采购平台,核心食材本地采购率稳步提升,不仅让学生餐桌健康安全,更让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起来。(张燕)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