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贵州·人间烟火抚人心”活动走进榕江村超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1日电(施乐)12月20日,“遇见贵州·人间烟火抚人心”非遗展示及体验活动在榕江村超的自然风光和多彩文化中拉开序幕。嘉宾们现场体验了榕江特色美食文化,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及体验环节。宰荡村的拦门酒、侗族大歌、侗布蓝染系列及村超文创等,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到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在榕江村超举办此次活动,不仅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因其在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社会参与与共享发展、品牌建设与流量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
分享会现场,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的非遗传承人杨成兰介绍了侗族布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并现场展示了侗族布艺制作技艺,让在场嘉宾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温暖。贵州省开发研究促进会副秘书长王宝麟、贵州省艺术文学联合会《艺术品鉴》杂志总编张立凡、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郑鲁平等嘉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艺术评鉴中的贵州故事、跨文化交流中的贵州印象等角度,分享了他们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活动现场。
省级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姜老本为大家带来了有着“穿在身上的史诗”之称的百鸟衣,作为贵州的“高定”服饰,令人震撼的同时也展现了贵州匠人精神。嘉宾纷纷表示,这些精美绝伦的刺绣无疑向世界展现着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欧君梅(左一)、杨成兰(右一)介绍侗族传统服饰。
榕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申敏说:“2025年榕江村超将举办全国赛,加大与全国乃至世界的对接,既输出村超品牌又要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让世界遇见贵州。”
“榕江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增强,一批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继续深耕黔东南南州的非物质文化事业,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并希望榕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榕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盘英对嘉宾们的分享深有感悟。

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昌军将题字“遇见贵州人间烟火抚人心”作品赠与组委会。
贵州省特色食品促进会副会长武燕表示:“不仅要展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强社会参与感,以及加强品牌建设和流量经济的发展。”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遇见贵州组委会主办,得到了榕江县委宣传部、榕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榕江县文旅局非遗中心、贵州省开发研究促进会、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促进会、贵州省书法家协会、贵州省美术家协会、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贵州省曲艺家协会、贵州省康养产业商会、中国策划研究院贵州分院、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支持。活动结束后,各界嘉宾们还一起到村超现场感受独属于榕江的活力。

活动现场。
“这场活动展现了贵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自信与期待。”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活动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让世界发现贵州、遇见贵州、了解贵州、爱上贵州,更让贵州进一步走向世界,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