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路径与机制》新书发布
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7日电 (记者 周燕玲)7月6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由中国水环境集团、贵州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牵头组织的《我见青山——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路径与机制》(以下简称:《我见青山》)新书发布会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举行。
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李宏伟编撰,首次系统构建“理论-机制-路径-实践”四维分析框架,通过分享典型案例,为破解全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召集人潘家华对本书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该书兼具理论深度、方法规范、实践案例和政策分析,信息丰富、实操性强,其出版不仅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与方法论,也为学术界提供了深入开展研究的理论工具箱。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莉在发言中表示,《我见青山》这本书系统梳理了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经验,既总结了共性的规律,又提炼了特色的路径,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工具箱,特别是对贵州生态价值实现案例的剖析,既是对贵州生态探索的实践总结,同时也为全国同类的地区提供了参考。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生态理念,更是可落地的实践方法论,希望以新书发布为契机,深化全球合作,持续推动河流湖泊重现清澈,让青山转化为民生福祉。他通过贵阳南明河等典型案例,系统展现了技术创新驱动生态价值转化的中国方案,“针对城市发展中的水环境痛点,集团首创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以技术改善生态质量,提升土地价值,助力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增长。”
新书发布会上,李宏伟在书中系统阐释了著作价值,与会嘉宾围绕八大实践路径开展深度研讨。作为“两山”理念20年实践的里程碑式总结,书中提炼了科学性与操作性兼备的八大实践样本,并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核心理念,擘画面向“十五五”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