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肖像·历史人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杰出将领李文彩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杰出将领李文彩
李文彩,清咸丰同治年间战斗在贵州的最后一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杰出将领,黔南苗族起义军首领。又名李七,壮族,在家排行第七。生年不详,广西横州上南乡狮子塘(今横县飞龙乡,一说永淳平朗上南狮子塘村)人。李文彩出身贫苦,以理发为业。
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官府、地主苛重的赋税、徭役的压榨下,李文彩在广西横州领导其家乡壮族农民举行抗租暴动。是年,横州知州黄辅相对其所辖境内的农民暴动进行镇压,李文彩被招降,成为黄辅相手下的一名勇目。咸丰二年(1852年)七月,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李文彩再次于横州南乡起义。九月,与南乡一带义军联合,缴获广东奸商数十门洋炮,价值30余万银的货物,其队伍在横州府义军中最为强大。随后李文彩与永淳县义军联合,以永淳平朗为根据地,扩招队伍,人数最多时近2万人,“永淳各村壮匪靠李七为泰山,而横州南乡一带,百有余里之壮匪,亦听其指挥”。咸丰六年(1856年)二月,平朗根据地被清军围剿,李文彩率众退至浔州。九月,参加陈开领导的大成军,被封为定国公、陆路兵马大元帅,转战于桂南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李文彩部因多次受到清军重创,部众日益减少,其部下孙仁广欲“逐李文彩,并其众”未成。是年七月,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从怀远县分兵入湖南,并第二次进人贵州。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李文彩率部由怀远县梅寨进入贵州,即加入石达开部,被封为“亲天燕”之爵,之后随太平军左宰辅李福猷转战湘、黔、川、滇边境州县。
同治元年(1862年)十二月,石达开欲于四川宜宾横水抢渡金沙江,“时窥叙、綦一带”,令李福猷、李文彩部来回奔袭滇黔交界,以牵制清军主力。十二月,清廷集湘、川、滇省之兵力对石达开部及李福猷、李文彩部分兵围追堵截,以阻延二李对石达开的支援,石达开抢渡金沙江失败。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李福献、李文彩率3万余人,“由牛渡河至县属丝绵坝,连营八十余里”,从云南退回贵州。新任云贵总督劳崇光调副将沈宏富、总兵龙海深、督办军务道员莫超宗、知县于钟岳、湄潭汛把总吴元彪等率各部同时增援,李福猷、李文彩部与清军激战8昼夜,从后坪(今遵义余庆)渡河进入四川。五月,李福猷、李文彩部从四川叙永复返贵州,奔大定府陶新春苗族义军猪拱箐根据地休整,陶新春亦为他们筹备粮草,太平军则送枪炮给陶新春义军,帮助义军在红岩尖山生产“石火轮”,并授陶新春“太平天国统兵元帅”篆文印信。后李福猷、李文彩撤离猪拱箐,陶新春建立农民政权,仿效太平军建制,自任总元帅。六月十三日,石达开主力兵败四川大渡河老鸦漩。九月,李福猷、李文彩部转战至于湖南靖州、通道一带,随后李福猷率部分太平军“前往江西,寻找江南太平军……十月,在道州被捕遇害”。十月一日,李文彩独率数千人余部转入贵州黎平府境内,代古州镇总兵成应洪赴援,至下温扎营。时大雾四起,李文彩成功突袭成应洪部,成应洪及游击雷三佳败走黎平四寨。李文彩遂与黎平六洞苗族义军首领梁维干联合,取得四寨大捷,以四寨为据点,四处出击清军。十二月,又与活动于古州一带之罗光明领导的斋教义军、余老科领导的苗族义军联合攻占古州厅城。湖南巡抚世临向朝廷奏称,“李七为李复(福)猷悍党,凶狡与复猷埒。年来随同石达开滋扰数省,多系百战之余。黔中苗教诸贼,究皆乌合。倘李七合党,渐习得力发贼伎俩,必为楚粤黔三省大患”,建议除派湘军入黔进剿外,还请云贵广西督抚派兵入黔会剿。
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李文彩率部转战独山。在清军合围下,四月退至三脚屯与罗光明联合。六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被湘军所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廷遂集中湘、川、黔、粤等省兵力,镇压贵州农民大起义。七月二十二日,在总兵全祖凯、都匀府知府彭培垣的追击下,李文彩率部转移于杨柳头一带,因疫疾大发,李文彩部病死千余人,全祖凯、彭培垣趁势对其全力围剿。李文彩带数十名亲信前往都匀联络黄号军首领何得胜,即与何得胜活动于都匀、荔波一带。九月,李文彩留在黎平小黄根据地的部众受到贵州、广西两省军会剿,部将陈辉良投降,李文彩把黎平府属下江等地的仅存3000多太平军转移至都匀。是月,李文彩、罗光明、余老科联军攻打古州陇头寨。贵州巡抚张亮基“以苗、斋众联合,为害甚大,奏请三省会剿”,得准。同治四年(1865年)夏秋之际,潘名杰苗族义军、何得胜号军转战于省城贵阳周边之定番、清镇、修文、安顺、龙里、贵定一带,甚至一度攻打至距贵阳10里之大关,25里之乌当、洛湾。同治六年(1867年)十月,何得胜病逝,黄号军老营上大坪(福泉县境)由其妻何黎氏执掌。同治七年(1868年)年六月,唐炯率援黔川军攻打上大坪,李文彩受何黎氏之邀据守上大坪。不敌,何黎氏、李文彩率众数千开关乞降,时在上大坪的贵州号军领袖刘义顺及将领秦槐榜逃出上大坪。唐炯派遣已降的刘俊民、王虎臣、刘顺成、李文彩等追击刘义顺至杨保河,“擒以献”。刘义顺、秦槐榜被押往四川成都杀害,李文彩因功授守武备之职。十月,据守黔南都匀府王都堡的苗族义军首领潘名杰被清军劝降后,唐炯遂派李文彩驰赴都匀招安坚守八寨厅的柳天成苗族义军,柳天成拒降。李文彩借机率尚留于都匀千余名旧部,与柳天成部联合,再次抗击清军。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贵州提督张文德率30余营清军攻打柳天成部,李文彩、柳天成率太平军余部和苗族义军共同迎击。历经两个月,清军未有战果。六月初,张文德因缺乏粮草,遂率部向都匀府城转移。至羊安楼山口(今都匀境内),遭李文彩、柳天成部将金干干伏击,30余营清军几被全歼,张文德徒步逃回贵阳。随后,李文彩以都匀平浪为据点。
同治九年(1870年)十二月二日,李文彩率部诈投驻军平浪的定广协副将何雄辉部。何雄辉将洋枪队数十名清军队拨给李文彩,派游击蒲广懋监其军。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李文彩与柳天成部将李高脚联合杀死蒲广懋后,随即击杀何雄辉部“营官陈德昌、都司韦日昌及练丁百数十人”,攻陷都匀府城。二月,贵州巡抚曾壁光令何雄辉以半月为期,收复都匀府城,“取李文彩赎咎”。在清军合围下,李文彩、柳天成部退守鸡贾河。四月,柳天成被内奸杀害。五月,李文彩与柳天成之子柳阿二、部将李高脚等转战凯里一带。是年夏秋之际,李文彩太平军余部、都匀苗族义军李高脚部与张秀眉等各路义军联合,驻守雷公山黄茅岭(今雷山县境内)诸寨。入冬,黄茅岭被攻破,义军被迫转移到丹江、凯里边境的乌鸦坡。同治十一年(1872年)三月,湘军席宝田指挥三路重兵围困乌鸦坡,李文彩建议“广集苗船,乘春水涨发,引众浮清水江东走,径指洪江,下趋常德,以扰湖南腹地”,张秀眉未采纳,错失战机。清军随即向乌鸦坡发起进攻,岩大五、包大度、金干干等或阵亡,或被捕杀,张秀眉、杨大六、李洪基等率众数百人退到乌迷寨。在湘军将领戈鉴部追剿下,张秀眉、杨大六再退乌东山,李洪基突围至白道寨。四月初六,张秀眉、杨大六被俘在长沙就义。
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二月,李洪基被丹江团练杀害。李文彩、李高脚率余众突围后,向镇远、施秉方向撤退,以镇远牛塘寨为据点。五月,在清军提督钟开兰、总兵宇文秀督兵围剿下,几经激战,李高脚战死,李文彩“离开苗疆而逸,不知所终”,余部全军覆没。(资料整理自《贵州二百历史名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