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肖像·历史人物:达德学校的领航人黄干夫

  黄干夫(1871—1935),名禄贞,字伯廉,号干夫。贵州安顺人。教育家、实业家、画家,达德学校创始人之一。

  达德学校位于今贵阳市大十字旁,学校最初源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办的算学馆,由黄干夫、 凌秋鹗借贵阳忠烈宫创立。达德学校的创立在贵州 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黄干夫功不可没。

  黄干夫是王若飞烈士的大舅父,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四八” 烈士黄齐生的胞兄。黄干夫出生在普通农家,父亲却十分重视教育。黄干夫的父亲曾经这样说过:“我不识几个字, 一生上当吃亏不少。大儿子拿去读书,小儿子拿去学生意。” 黄干夫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刚强朴实的父亲, 更幸运的是在他的求学生涯中,先后遇到三位对他影响深远的至亲好友。 第一位是黄干夫的外祖 父王紫需,他是一位乡村塾师,通文史、喜丝竹、爱歌唱,黄干夫从小就受到 外祖父的文化熏陶, 幼时喜欢绘画,常画花鸟虫鱼,由此打下了一定的绘画基础。第二位是黄干夫的表哥彭雨生,他是一名天主教徒,常常从传教士那里把数理化书籍带回家中研习,黄干夫对这些书籍尤感兴趣,在表哥的指导下学到了不少数理化知识,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更有激情。第三位则是贵州近代新学的先驱严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严修督学黔中,下大力对贵阳学古书 院进行改革,并更名为贵州经世学堂。 改革之初,严修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优秀 学生40人入学,黄干夫因算学优秀成为经世学堂第一届学生。值得一提的是,经世学堂课程设置不仅教授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教授英语、天算、 格致等西学。 当时,严修开设了资善堂书局, 并且捐赠了自己从天津带来的全部书籍,书局 又陆续购置了不少经史典籍及维新人士编发的报刊等,这些图书资料及新知识,深深影响了黄干夫,让他大开眼界。黄干夫在校期间刻苦学习课程,严修在《谭 香馆使黔日记》 中对黄干夫的评价极高:“普定黄生禄贞,气平静与人无争,心思缜密,尝以己意造正弦表,绘自行车图,又以纸为地球,界画如法。 其于格致之学,性尤近也。 惜无名师为之前导,又无仪器图书以资其用,使久于京沪楚鄂之区, 所造远矣。 ”

  戊戌变法失败后,经世学堂被解散。 光绪二十七年(1901),黄干夫邀集凌秋鹗、贾渔卿、 悬竹书等人在贵阳城南忠烈宫创建了算学馆,黄干夫任主讲, 讲授数学、格致(理化)科目。 两年后,在黄干夫的组织下,算学馆扩大规模,同时又发起成立了贵阳达德书社。达德书社的社员大都是当时文教界知名人士,他们分科讲学, 并购进当时京沪新出的书报阅读,相与讲习。清光绪三十年(1904 ),书社成员共同开办民立小学堂。 当年,黄干夫被官派日本留学考察,在日本相中一批教学仪器,于是致信凌秋鹗,请他竭尽全力务必筹集购款汇到 日本。 经过多方努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这批仪器运到学校, 此时正好是第一期学生毕业, 遂将这批仪器公开展出, 校内外人士均可参观, 一时间轰动贵阳。 当时著名维新派官员李端菜在贵阳,亦前往参观,极力赞扬。 李端菜对黄干夫说:“吾方以耄庆,何期喜见乡村之兴乎? ” 展出之后, 学校建立 仪器室, 也是黔省小学最早的教具仪器室。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 改民立小学堂为达德学堂, 黄干夫被公推为堂长, 把 “智、 仁、 勇”作为达德学堂的 校旨,把 “好学” “力行”“知耻”作为达德学堂校训, 以此对师生严格要求。 1912年, 达德学堂更名为达德学校。

  达德学校不仅是贵州开办最早的新式小学, 而且也是第一个打破旧礼教束缚,敢于率先招收女学生,聘请女教师上课的学校。 达德学校提倡科学民主,主张女子不缠足,开贵州风气之先, 成为贵阳反封建的一面旗帜。

黄干夫先生创办达德学校时的照片

  黄干夫先生创办达德学校时的照片

  老师们除了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外, 更着重向学生们灌输民主、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 因此在辛亥革命时,达德学生自发组成武装巡逻队保卫贵阳。在袁世凯称帝时,达德学校率先响应云南发起的讨袁运动。 达德这种关心政治的校风正是黄干夫 及同仁玫孜不倦的教育成果。在当时贫穷落后的条件下,达德学校从幼儿班办 到中学,兼办有女校,学生最多时达 1500人, 规模宏大, 为贵州培养了不少人才, 其中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就是杰出的一员。

  黄干夫不仅是杰出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1912年5月, 黄干夫被任命为贵州实业司司长。 为发展贵州实业, 他创办了 《贵州实业杂志》 鼓吹实业救国并开办实体。他在大办职业教育的同时设立劝工局,分编织、木工、金工、 陶工等不同类别, 招收男女学生。 在几年的时间里, 由他牵头创办了青 岩陶厂、 农事实验场、 商品陈列所及省会公园等。 此外, 黄干夫还是一个多才 多艺的丹青高手, 以画人物著称, 兼攻山水。 著名绘画艺术家谢孝思这样评价 他的画: “山水揉南宗北派, 笔墨沉着, 构境清新, 不滞三五格调。 ” 他遗留 的作品数量较多, 其中山水画有《溪山深秀图》 《风泉琴韵》 《无边秋色入窗⃞》 《家山春望图》 《云山飞泉图》等。(资料整理自贵阳历史文化丛书·人物《贵士名贤》)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