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三影·故乡凝光”摄影分享会:用镜头书写故乡情怀 以光影点亮文化记忆
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28日电 28日下午,一场特别的文化盛宴——“黔中三影·故乡凝光”摄影分享会在安顺旧州举行,作为“2025多彩贵州·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分享会的三位嘉宾:李媚、杨延康、李波都是从安顺走出的摄影人,带着屯堡文化的基因走向世界,在摄影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借回到故乡举办联展之际,联袂举办分享会,在三人的摄影艺术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旧州古镇,承载着厚重的屯堡文化历史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悠长的小巷以及流淌在空气中的传统气息,为此次分享会提供了绝佳的背景。当人们踏入会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与情感的地方。而三位摄影师的到来,更是让这个古老的小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故乡,是起点,也是归宿;是来路,也是归途。三位摄影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故乡凝光”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他们首先分享了各自的艺术经历,探讨了影像与土地、记忆与文化之间深刻的关系。三位艺术家尽管领域和艺术经历不同,但对摄影有着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每一张图片背后都隐藏着作者的叙事逻辑和固有的认知框架。一名真正的摄影艺术家,要想拍出好作品,应当放下浮在表面的东西,而去追寻内心真正的自己。
“摄影师拍照的时候,其实是考虑人和土地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其实是寻找‘真理’的过程,也是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按快门的瞬间。”著名摄影策展人李媚说。
“摄影体现的是瞬间的艺术,观看和拍摄的过程其实往往都不是由摄影师自己说了算,许多摄影师其实并不‘自由’。”《中国摄影》杂志总编辑李波在谈及摄影的时代变化时指出,摄影师作品的变化其实是时代在背后推动,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摄影师在设备、选题、拍摄对象等多方面的变化。
“我生在安顺、长在安顺,年轻时还在安顺听过李媚老师的摄影课。”知名纪实摄影家杨延康分享了自己从酒店的白案师傅转身成为摄影师的成长经历。他笑着说,个人经历对作品风格的影响很大,家乡更是滋养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如今在安顺向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希望能激励贵州的摄影师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向世界展现贵州的新风采。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观众纷纷举手提问,与三位摄影师进行深入的交流。有人询问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人请教如何提高摄影技巧,还有人分享了自己与故乡和摄影的故事。三位摄影师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他们的精彩回答让许多人受益匪浅。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激动地说:“听了三位老师的分享,我深受启发,原来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是对故乡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故乡从来不是遥远的背景,而是创作的源头活水,是观察世界的原点。”与会嘉宾表示,无论走多远,故乡的那束光,始终照亮着创作的方向。
此次“黔中三影·故乡凝光”摄影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屯堡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许多嘉宾表示,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人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下故乡的美丽与变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多彩贵州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