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肖像·历史人物: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第一任校长吴绪华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第一任校长吴绪华
吴绪华,清末民国贵州民主革命者,教育家,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第一任校长。字协安,号爽冉,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
幼年读私塾,勤奋努力,深受先生器重。后中秀才,受其兄影响,常常阅读有西方新思想的书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与尹笃生、周步瑛、王佩芬、万勉之、邓光济及周昌寿、周恭寿兄弟同一批考取贵州官费生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法政大学法律系、明治大学高等专修科,曾任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会长,并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有接触,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后在章太炎介绍下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绪华毕业回国,被清廷授予举人出身。民国元年(1912年),吴绪华被任命为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民国2年(1913年)4月,吴绪华调任贵州高等审判厅厅丞,主持全省司法行政事宜。民国3年(1914年)10月,吴绪华又被任命为贵州省立模范中学校长。
民国6年(1917年),吴绪华被委任为贵西道道尹兼西防司令,驻守毕节。在贵西道道尹任上,他尊重下属,走遍道内穷乡僻壤,体察民间疾苦。同时非常痛恨官场陋习。民国9年(1920年),贵州废除道一级建制,吴绪华辞职回贵阳闲赋。民国14年(1925年),彭汉章任贵州省长,曾聘吴绪华执掌全省司法,但数月后吴绪华告退。民国17年(1928年),吴绪华厌倦城市生活,举家迁往贵阳城外40里处之沙子哨。筑屋置地,荷锄培土,日与花草树木为伴,命名所居之处为“退圩”,自号“退翁”。他羡慕梅花之傲雪性格,种植梅树千株,以寄托自己高傲品格。民国19年(1930年),居住贵阳的省内名士、诗人杨恩元、王蔬农、严寅亮、聂尊吾等发起组织诗钟会“郄社”吴绪华是郄社中最早参与人之一。郄社每月集会一次,吟通诗词,切磋技艺,活跃贵州当时之诗坛词苑,影响深远,可谓前无古人,只待后生。吴绪华参加郄社活动近10年,诗气大发,佳作迭出,曾汇成《退翁诗集》一卷,珍藏于家中,惜未出版而毁于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
民国28年(1939年),吴绪华患斑疹伤寒病逝于贵阳,享年61岁。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曾发来唁电,表示哀悼。
吴绪华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在经济上帮助过孙中山和同盟会。同时,积极投身于反清的活动,参加同盟会,并担任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为维护祖国尊严,抗议日本政府反华措施,组织留学生向日本政府请愿,个人奔走呼号,调度自如,崭露头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绪华毕业回国,被清廷授予举人出身。但他却暗地携带一批宣传革命的材料,辗转奔波于上海、汉口之间,仍然从事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贵州辛亥革命成功后,因母亲病重,吴绪华始由上海回到贵阳。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推翻共和国体,恢复帝制,自称洪宪皇帝。对袁的倒行逆施,云南、贵州两省在全国率先宣布独立,举兵讨伐,是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护国运动。由蔡锷主持的天津会议,是云贵两省准备开展护国运动的重要会议。会后,与会人员离开天津经日本、越南回到云南,同时,密电通知贵州。这一时期,吴绪华是贵州起义领导层的成员之一,他与贵州参与护国起义的领导成员刘显世、张协陆、熊范舆、张彭年、刘显治、李映雪、熊其勋、何麟书、王文华、蔡岳等随即举行会议,决定与云南共同起兵,推翻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国体。民国5年(1916年),护国起义在云贵两省爆发,不久即引发波及全国的护国战争,最后只做了80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全国声讨中下台,护国运动取得完全成功。民国6年(1917年),吴绪华被委任为贵西道道尹兼西防司令,驻守毕节。时值护国战争之后,著名护国将领朱德驻扎在四川泸州,往返云南时,都经过毕节,因此,有机会与吴绪华相识,且两人均参加过护国战争,在政见上有相同的观点,故能以诚相见。吴绪华素来敬仰朱德的军事才能和品格,两人不见面时,也有书信来往。后朱德率部离开泸州时,吴
绪华不远千里,惺惺相惜,特赠送朱德骏马一匹,相约后会有期。南时,都经过毕节,因此,有机会与吴绪华相识,且两人均参加过护国战争,在政见上有相同的观点,故能以诚相见。吴绪华素来敬仰朱德的军事才能和品格,两人不见面时,也有书信来往。后朱德率部离开泸州时,吴绪华不远千里,惺惺相惜,特赠送朱德骏马一匹,相约后会有期。
吴绪华数度从政,虽有以此报效国家之宏愿,终因难与军阀政客为伍,心存忧愤,而全身退出政界。他赋闲在家时,贵州历届政府多次请他出山,他均婉言谢绝,仅答应挂一个贵州省政府顾问的虚衔。因为吴绪华是老同盟会会员,当局也不得不以革命前辈对待,安排他为贵州省参议会参议员。民国24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贵州,贵阳城内商贾士绅纷纷逃出贵阳,吴绪华坚决不走,他知道红军中有他的朋友朱德,迫切希望能与朱德见面,一叙离别之情。因诸多客观原因,老朋友没能见面,但他自此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关心和同情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事业。抗日战争初期,吴绪华在汉口参加第一次国民参政会回贵阳,同行者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张晓梅。为了她的安全,吴绪华请她住在自已家中。当局宪警曾想来吴家搜查,遭到吴绪华的严词呵斥,宪警无功而返。后张晓梅得以安全转移。吴绪华为人正直,为贵州民生多艰而悲哀,对贪官污吏切齿痛恨,铁骨铮铮,针砭时弊,素以“敢言”著称。他家中常常高朋满座,时时与进步人士卢焘等讨论有关贵州的民生大计,为贵州的前途而焦虑。
民国元年(1912年),吴绪华被任命为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该校是当年贵州唯一的高等学校,培养政府公职人员,但教育制度陈旧。吴绪华出任校长后,立即整顿校风,革除陋习,引进日本法政学校先进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数月后,学校面貌大大改观,焕然一新。民国3年(1914年)10月,吴绪华又被任命为贵州省立模范中学校长。该校是民国元年(1912年)由原来的贵州官立中学堂改名建立,该校师资雄厚,设备较好,教学优良,是全省数一数二的中学。历任校长均为贵州教育家知名人士,如周恭寿、王佩芬等,吴绪华为第三任校长。在他担任校长的三年多里,励精图治,以严谨的办学态度,赢得贵阳及省内学界的尊重,在师生中享有极高威望。事必亲自操办,如督修学校礼堂,改建学生宿舍等都是自己处理,目的是为学校节约经费。(资料整理自《贵州二百历史名人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