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祥“睡前一小时”活动镇远启幕:以非遗与公益探索品牌新路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19日电(崔程思蓓)10月18日,恒源祥家纺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启动“听风入眠·梦栖镇远——睡前一小时”品牌体验家庭游活动。此次活动作为恒源祥公益活动“恒爱行动”和“恒爱驿站”的延续与创新,将非遗传承、慈善公益与消费场景整合,探索“商业与公益结合”的差异化品牌路径。
“恒爱行动”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恒源祥集团联合发起,通过编织爱心毛衣、结对帮扶等形式,长期为孤残、困境及边疆儿童提供温暖支持。该行动曾三次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为推动项目落地与模式创新,2025年恒源祥在贵州推进“恒爱驿站”区域常态化公益项目,进一步将慈善延伸为可持续的社区参与机制。
恒爱驿站旨在构建“公益+文化”运营体系:一方面对社会开放“恒爱毛线”的领取与毛线成品回收,近三年带动贵州爱心人士编织近8000件毛衣,惠及本地及新疆昌吉的困境儿童;另一方面通过寄卖苗绣、蜡染等非遗产品、开发公益文创,既支持当地妇女就业增收,也使非遗技艺成为传播慈善与带动就业的双向载体。该模式把文化传承与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为慈善活动提供了长期可操作的路径。
“把公益和非遗体验结合,能让慈善更具体,也让品牌和消费者的连接更有温度,这是‘生意和公益结合’的一次实践。”恒源祥云贵分会副会长陈佳亮表示。
本次“睡前一小时”活动依托黔东南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联合贵州省妇联的非遗从业人员,将苗绣、蜡染等手工技艺体验与亲子陪伴、慈善理念深度绑定。活动安排了睡前手工编织教学、亲子共读等环节,让参与者在放下电子设备的同时,享受宁静的夜晚,提高睡眠质量,并借此机会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既是恒源祥“自然好睡眠”理念的场景化呈现,也是“恒爱行动”与“恒爱驿站”的具体公益触点。参与家庭在体验产品舒适感的同时,通过公益互动加深了对品牌的情感认同。
“这种非遗项目的体验,既让大家了解当地民族传统工艺,又契合恒源祥家纺的产业主体,我认为是一次非常好的品牌推广方式。”蜡染活动体验中,来自贵阳的陈女士开心地说。
以文化传承为基、公益责任为翼,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体验和情感价值的需求,又能在行业竞争中树立独特的品牌标签。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恒爱行动”与区域文化、消费场景的融合,让非遗传承更具时代活力,让慈善公益更具市场温度,在实现品牌价值提升的同时,为行业探索“文化+公益+消费”的融合发展新模式贡献样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