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生猪“代养”有保障 养猪致富有奔头
“以前养猪全凭经验,行情不好准亏本。现在跟着德康干,心里踏实多了!”深秋时节,在良村镇吼滩村的标准化猪舍前,养殖户赵伦福感慨道。舍内,自动化设备运转有序,生猪膘肥体壮;舍外,粪污处理管网直通猕猴桃园,勾勒出一幅循环农业的生动图景。

航拍习水生猪养殖产业园区,多栋厂房与配套设施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张川 摄
作为习水德康农牧有限公司的代养户,赵伦福的养殖场从选址建设到防疫销售,全程享受企业“六个统一”服务加持。“公司送猪苗、供饲料、教技术,猪养大了直接回收,根本不用操心市场销路,去年养猪收入就有80多万元。”赵伦福算起收入账格外舒心。
赵伦福的安心与底气,源于习水县深耕多年的“公司+家庭农场”代养发展模式。习水县创新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金融支持”的四方合作体系,持续推动生猪产业不断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五化”方向迈进。

习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依山而建,规模化养殖助力产业振兴。张川 摄
“2014年以来,习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854万元,重点培育生猪家庭农场237户,同时精准引进德康、温氏、双胞胎等行业龙头企业,成功培育代养户176家,其中仅德康公司就带动150家农户投身养殖产业,形成‘龙头领航、农户跟进、全链协同’的发展格局。”习水县农业农村局生猪产业股股长周莉介绍。
龙头企业的专业赋能,让养殖风险大幅降低。以习水德康为例,企业通过“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防疫治疗、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回收销售”的全流程服务,为养殖户筑起了“零市场风险、低技术门槛”的保障网。不仅如此,企业还通过高价分红、管理评分奖励、续养奖励等政策,进一步稳定利益联结,让农户收入更有保障。

习水生态猪舍里仔猪活力满满,“公司 + 家庭农场” 模式育出健康猪群。张川 摄
模式创新催生发展实效,数据显示:2024年,习水生猪存栏达58.04万头,出栏82.3万头,产值突破24.56亿元,稳稳撑起县域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2025年上半年,产业发展再提速,生猪存栏63.7万头、出栏44.8万头,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县设计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267家,‘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年出栏量稳定在40万头以上,占全县总量的50%左右,成为产业稳增长的核心支撑。”周莉介绍。(张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