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一近一远” 推动营商环境大改善
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9日电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黄平县主动靠前,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日常督导,重点查找惠企政策落实、重点项目落地、政务服务提升等方面问题,着力整治审批任性、监管不当、违规操作等作风顽疾,持续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大改善。
开展“保姆式”服务
黄平县聚焦“我为企业办实事”,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座谈会、走访企业等方式,了解企业享受助企惠企政策红利的实际情况,及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能享未享”的企业采取提醒、协助的方式,“点对点、一对一”保姆式进行指导。
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加强政金企对接,围绕全县“3+1+N”产业体系重点企业融资需求,优化线上线下的全流程对接服务,建立重点民营企业融资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及时响应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引导县内金融机构用好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高贷款审查效率,引导市场主体到平台内注册、认证,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和银行信贷产品供给的精准匹配和直接对接,提高融资获得率。
推动“地毯式”清查
黄平县将营商环境大改善工作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深入融合,紧盯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工作纪律、服务意识、工作效率等方面问题,持续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进行精准监督。细化线索管理,完善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分办机制,对受理办理的涉及营商环境领域线索集中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对应办未办或办理不到位的问题线索跟进监督、重点关注,对损害群众或企业利益的“微腐败”将进行严肃查处问责。
为做好“后半篇文章”,黄平县在强化营商环境监督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有关服务单位自觉查找廉洁风险点和作风隐患点,把思想教育、检查整改、责任追究严格贯穿日常监督工作全过程。通过下发工作提示、督办函等多种方式,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难”问题开“药方”,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建章立制。
下一步,黄平县将继续主动靠前,发挥职能职责,精准督导,在干部作风建设、政务服务效能、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持续用力,以强有力的督导方式推动营商环境大改善,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