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造“新三样”出口额同比增长近七成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25日电 (周燕玲)记者25日从贵阳海关了解到,2024年前10月,贵州造“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额达5.6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8%,其中锂电池出口额2.87亿元。
日前,贵州海纳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又一批锂离子电池在印度尼西亚顺利通关。2024年以来,该公司聚焦东南亚市场,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1734.53万元。
“我们这批货使用优惠原产地证书可享受2.5万元的关税优惠,2024年出口东南亚国家的锂离子电池大概将享受到60多万元的关税优惠。”贵州海纳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为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出口通关效率,让企业充分享受优惠政策,贵阳海关所属贵安新区海关针对锂电池的危险特性创新推出“3个1”服务,即企业提交报检资料后1个小时内审核,合格的货物1个小时内放行、1个小时内出具证书,并指导锂电池生产企业适用危险货物“批次检验”改革,为锂电池的出口搭建了一条快速通道。
近年来,贵州立足本土丰富的矿产资源,启动“电动贵州”建设,打造从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材料到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推动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快速发展,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外贸“新三样”生产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11月初,55辆“贵州造”新能源客车搭乘中老铁路抵达老挝,用于老挝首都万象首条快速公交系统,为老挝公共交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为贵州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