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习水与金湾区携手共进,以深化东西部协作为契机,持续完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积极实施“四好”策略,提供高效化、常态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助力农村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4年第三批集中输出欢送仪式现场(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4年第三批集中输出欢送仪式现场(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构建劳务体系,发挥好外出务工服务机制

  习水以“党工委+党(总)支部+一站一会五中心”的模式,创新构建外出务工服务组织体系。在珠海、晋江、温州等12个东部重点城市,成立外出务工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就业服务、招商引资、禁毒教育等重点工作,切实保障务工人员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同时,12个就业工作服务站进一步加强与站点城市的对接,与当地人社部门和企业签订稳岗协议144份,有效防止劳工回流,累计稳定就业2.5万人,帮助203人实现就地转岗。

  2024年,习水在东部结对省份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2509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582人次;新增帮助农村劳动力到东部结对省份就业878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220人次。

  搭建供需平台,运用好人力资源市场

  “刚好最近在找工作,没想到招聘会就在家门口举办,还有志愿者介绍讲解,方便又贴心。”在民化镇举办的2024年珠海・遵义东西部劳务协作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者小袁满意地说道。

  习水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与珠海仟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集人力资源和零工市场于一体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化平台——习水县人力资源市场。该市场聚焦群众与企业的双向需求,常态化开展求职招聘活动,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供需就业平台,推动用工企业与求职者实现双向选择。

  据悉,该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大小型线上线下招聘会60余场,洽谈合作企业300余家,覆盖广东、福建、浙江、重庆、贵州等多个地区,提供省内外就业岗位30000余个。同时,发放招聘宣传资料50000余份,累计服务求职群众15000余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300余人。

外出务工人员排队上车(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外出务工人员排队上车(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集中组织返岗,管理好劳务输出

  “坐上习水到东莞的免费直达专车,出行方便又省心,我更有信心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三批集中劳务输出的务工人员黄永平信心满满地说。

  为确保劳动力有序输出,习水按照““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一站式送达模式,开通返岗直通车,为返岗群众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并强化对务工人员的就业跟踪服务。针对广东省东莞、汕头、珠海以及福建省晋江、厦门等重点务工区域,组织开展3次集中输出活动,共输出劳动力1400余人,发放礼包1400多份,有效节约外出务工成本近100万元。

  此外,各乡镇(街道)在春节期间也同步组织输出活动,通过帮助务工人员购买车票、包车输送、劳务经纪人返乡带动人员返岗等方式,共组织6000余人外出务工。

  深化维权保障,解决好后顾之忧

  “感谢服务站帮我争取权益,我才能顺利拿到赔偿款。”同民镇的廖女士因工伤纠纷面临维权难题,习水驻福建省晋江市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得知情况后,迅速妥善处理,成功帮助廖女士拿到10万元赔偿金。

  习水针对合同履行、工资待遇等就业保障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工作,并与晋江、厦门、东莞等多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双向沟通机制。通过帮助习水籍员工稳定就业、建立劳务服务站点、协助兑现以工代训补贴、强化信息对接共享等举措,形成维权工作合力,推动解决习水籍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维权中的共性与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目前,已成功化解53起劳务纠纷案件,涉及人数101人,为务工人员争取赔偿资金718.65万元。(任思宇)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