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17日电 (朱子立 毛涛) 近日,在铜仁高新区产业园,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长鸣,由贵州新狂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1000台电动摩托车缓缓驶出厂区,踏上前往哈萨克斯坦的征程。

  这份总量30万台、价值9亿元的超级订单是目前贵州摩托制造业出口中亚国家的最大单笔订单。

 

  走进发车现场,每一辆“铜仁造”电动摩托车都锃亮如新,车身上的品牌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的检查、固定,确保每一台产品都以最佳状态“出征”。“

  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组装,我们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光是针对中亚地区的气候和路况,就做了200多次测试调整。”贵州新狂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春国介绍,为了适配哈萨克斯坦的严寒天气与复杂地形,研发团队专门优化了电池续航能力和轮胎抓地力,将“铜仁智造”的精细与严谨融入每一个细节。

 

  这份大单的落地,绝非偶然。近年来,铜仁市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贵州新狂野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当地重点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铜仁高新区的政策支持与产业集群优势,短短三年间便建成了年产10万台电动摩托车的智能化生产线,产品通过了欧盟、中亚等多个地区的质量认证。

  “能拿下这笔订单,靠的不仅是价格优势,更是过硬的品质和定制化服务能力。”贵州新狂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猛坦言,从最初的样品寄送、技术对接,到最终达成合作,团队用了整整8个月时间,先后10余次奔赴哈萨克斯坦实地调研,只为让“铜仁造”精准匹配当地市场需求。

  发车仪式上,看着缓缓驶远的车队,在场的每一个人眼中都充满了期待。这批电动摩托车将跨越数千公里,沿着丝绸之路,穿越戈壁与草原,最终抵达哈萨克斯坦的千家万户。

  在不久的将来,第二批、第三批……总计30万台“铜仁造”将陆续启程,为中亚地区的绿色出行注入“中国动力”。

  铜仁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志勇表示,这笔订单的意义远超商业价值——它证明了“铜仁造”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也为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开拓,“铜仁造”走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当地企业敢闯敢试的勇气,更折射出铜仁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的坚定步伐。(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