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30日电(记者 刘美伶)“我国公共数据相对体量大,但开放共享不够,数据利用效率不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说,我国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还有很大空间。

图为交流活动现场。记者 刘美伶 摄

  29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交流活动举行,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体系化构建”为主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焦公共数据价值化全链条协同的关键环节展开深度研讨。

  江小涓认为,政府和国资入场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要平衡好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截至8月25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登记的资源、产品和服务数量超过11000项,覆盖79个国民经济大类,数据量超过6PB。国家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平台已累计支撑各地区各部门共享、调用超5400亿次,累计向地方回流数据超8.7亿条,有效支撑“一网通办”和“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数量增长7.5%,开放数据量增长7.1%。

  在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看来,公共数据资源定价要始终坚持公共数据的公益属性,坚持公益优先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开展授权运营,冲击共享、开放的既有成果。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领域首席专家吴志刚认为,随着我国公共数据运营工作不断深入发展,体制机制将更加成熟,数据供给更加多元化,供给途径清晰,从被动供给变为主动供给。公共数据运营更加专注专业化和场景化的服务,推动公共数据价值在各种场景下领域的释放。公共数据的运营平台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安全化发展。公共数据运营的产业生态将实现更加协同、开放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我们加大力度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我们紧跟社会需求,持续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贵州省总工会主席桑维亮说,公共数据的价值在于流动,活力在于共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更是贵州省数据经济发展的先手棋。(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