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8日电 (罗小春 王家丽 张登艳 刘匀龙)以“刺梨金秋·乐享丰收”为主题的贵州龙里·2025年刺梨节暨首届刺梨臻品品鉴交流17日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举行。

“刺梨鲜果采摘能手”比赛现场。

  活动在刺梨采摘比拼中拉开序幕,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果农穿梭于成熟的刺梨林间,争分夺秒地采摘鲜果,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此同时,“刺梨”果王比拼环节同样精彩,评委根据果实大小、色泽、饱满度逐一品鉴打分,评出刺梨果王。在刺梨产品品鉴环节,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一同品鉴了各类刺梨产品,对龙里刺梨的品质和加工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

  龙里县委书记郭兴文表示,龙里近年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刺梨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龙里将立足建设环贵阳特色产业县、避暑旅居康养新地标的目标定位,通过拓展“刺梨+旅游、刺梨+康养、刺梨+中医药”等新业态,推进农文旅体商康“六位一体”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刺梨康养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力。

  贵州大学首批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刺梨学会理事长樊卫国说,龙里刺梨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多方的支持与努力。龙里在刺梨加工坊模式上的探索与实践,在全省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贵州省刺梨学会将继续在品种改良、产品研发、工艺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龙里刺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活动现场。

  贵州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小生对刺梨作科普;企业家代表围绕刺梨市场营销、刺梨加工及产品研发作交流发言;刺梨种植大户、刺梨企业代表围绕创建全国绿色原料(刺梨)基地作行动宣言。

  截至目前,龙里刺梨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刺梨综合年产值3.5亿元以上,带动民众每户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通过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引领,从恒力源第一条标准化生产线落地,龙里刺梨41户小微企业迅速崛起,开发果脯、果汁等产品70余种。

  “龙里刺梨”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奇昂公司“群康益”和金银花刺梨饮获第105届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区)银奖。刺梨已从山间“野果”变成致富“金果”,从“无名果”变成“金名片”。下一步,龙里也将持续深化粤黔协作,通过标准化提质,集群化强链,拓渠道、塑IP、融文旅,不断推动“小果子”向“大产业”跨越式发展,持续擦亮“中国刺梨之乡”金字招牌。(完)

【编辑: 】关闭本页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