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4日电  老年角膜移植患者的慢性排斥诊疗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贵州普瑞眼科医院建立角膜移植术后随访数据库,为超过300位移植患者提供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成功救治两名“角膜移植术后排斥”老年患者,持续为老年角膜移植患者的慢性排斥诊疗积累临床经验。

 

  “本以为换了角膜就能‘安枕无忧’了,没想到10多年后又出了问题。”73岁的马爷爷感叹道。

  马爷爷于2015年因“左眼角膜炎”在外院接受了左眼角膜移植术,术后视力一度恢复良好,便未再规律复诊。2024年初,他的左眼突然出现视力模糊,伴随眼痛、眼红、异物感等症状,多次用药后症状时好时坏。2025年10月起,他视力下降愈发明显,连日常干农活都受影响,这才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贵州普瑞眼科就诊。

  几乎同一时段入院的72岁的段奶奶,经历与马爷爷颇为相似。2014年她因“双眼角膜营养不良”导致视力骤降,在外院接受右眼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有所提升。但2022年底,她的右眼开始出现干涩、视物模糊,当地医院诊断为“角膜移植排斥”,用药后症状反复。2025年以来,她甚至出现畏光、眼胀等症状,最终选择到贵州普瑞眼科寻求帮助。

 

  “角膜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角膜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排斥反应可能在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出现,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忽视随访,容易延误治疗。”该院角膜眼表科主任介绍,马爷爷入院时左眼角膜植片出现水肿、新生血管侵入;而段奶奶入院时右眼视力仅为眼前手动,植片透明度明显下降——两者均属于典型的慢性排斥反应。

  “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慢性排斥多因免疫细胞长期浸润植片所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植片浑浊、视力永久丧失。两位老人此前均因‘术后多年没大问题’放松了警惕,未按医嘱定期复查,直到症状加重才就医,增加了治疗难度。”该院角膜移植专家刘红山教授说。

  针对两位患者的病情,医院刘红山教授和曾圆圆主任共同为他们进行了“角膜病损切除+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目前两位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后续将根据他们的恢复情况调整方案,争取帮他们恢复理想视力。”刘红山教授表示,角膜移植患者需终身随访,建议术后每年至少进行1-2次眼部检查,出现视力波动、眼痛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完)

【编辑:张伟 】关闭本页
【编辑: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