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惠水工业多元协同发展
在贵州惠水经济开发区,贵州惠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这家专注于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关键部件生产的企业,已快速成长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领域,并已手握20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总经理蒋海表示,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显著提升,为融资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惠航科技的快速发展,是惠水县近年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生动缩影。立足“十四五”规划,惠水县以2+N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完善以先进装备制造、生态特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建材、能源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向高质量迈进。

味莼园“阳光房”晒酱车间 陈胜刚 摄
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在装备制造领域,惠水县已集聚相关企业15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以永红换热、朝睿科技、惠航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共同构建起了一条年产值超10亿元的换热产业链。其中,永红换热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散热器生产企业,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带动能力。
与此同时,惠水县通过引进贵州公路集团、中铁科工等龙头企业,成功布局交通装备制造板块,推动产业从桥梁钢构向施工维护装备全链条延伸。2024年以来,当地更紧抓“电动贵州”战略机遇,推动黔新汽配、恒瑞城、致力穿山等企业融入汽车零配件产业链,为装备制造产业注入新活力。

惠航科技生产设备 陈胜刚 摄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智能化改造提质增效
贵阳味莼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拥有91年历史的企业,通过智能化实现了酿造工艺的革新。其酱油生产车间,持续地软硬件升级,让效率、时间和品控管理都达到新高度。特别是在高盐稀态酱油的发酵和压榨环节实现高度自动化,全流程仅需6人管理。味莼园还推出手机溯源系统,可便捷查询原料投料情况与完整的生产流程。此外,先进的“阳光房”晒酱发酵车间全面替代传统甜面酱日晒夜露的酱缸,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实现了生产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在味莼园等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惠水县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现已集聚企业60家,培育出成有王记、阿乐食品等一批优质品牌,形成了调味品、休闲食品、饮料加工三大主导板块,充分展现了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

永红换热生产车间 陈胜刚 摄
创新驱动成果丰硕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十四五”以来,惠水县工业发展成绩单亮眼:累计实施工业项目175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2.03亿元;培育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9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4户;更培育出“创新型”中小企业35户、“专精特新”企业32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
在绿色发展方面,惠水县同样表现突出,培育了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惠水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从惠航科技的技术创新到味莼园的智能化改造,从换热装备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到交通装备产业的全链条延伸,惠水县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书写着新型工业化的生动篇章。在“2+N”产业体系的强力支撑下,这片热土上的工业经济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陈胜刚 兰洋 白小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