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行走在遵义市凤冈县乡村,各地村民正抢抓农时,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一幅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走进土溪镇大连村潮杰众富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的基地,村民们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有的手持锄头细致地松土、整地,为药苗营造疏松透气的生长环境;有的则熟练地撒施有机肥料,确保土壤肥力充足,为药材生长提供持续养分。每一道工序都细致入微。

村民在凤冈县何坝街道凌云村百合种植基地务工。饶云   摄

  村民在凤冈县何坝街道凌云村百合种植基地务工。饶云 摄

  工人曾祥荣说:“我家租了五六亩土地给老板,家里的活路基本忙完了,然后就在这位老板的基地上打工,收入不错。”

  土溪镇自然条件优越,土壤环境适宜中药材生长。该基地主要种植板蓝根、温郁金、元胡、白术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品种。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及推行“党建+公司+基地”模式,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还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

  潮杰众富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钱潮表示,这些都是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品种,农场和浙江市场有合作,销路不愁。为了确保药材的品质,农场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回收销售,希望能带动乡亲们一起把这条“药路子”走得更宽、更远。

  土溪镇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中药材产业打造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让这剂“致富良方”不断释放产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前,土溪镇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初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乡村产业活力不断释放。该基地共种植4种中药材约500亩,预计总产量1100余吨,产值约1000万元。

  在花坪街道东山村的200多亩百合种植基地里,农耕机械正在进行作业,将土壤翻松整平,为种植做好准备。另一边,数十名工人熟练地开沟,将一颗颗百合种球摆放在沟垄中。

  据了解,百合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不仅可作为优质蔬菜食用,更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主要的销售是单片、鲜货,及种球,在中医药市场和健康消费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该基地负责人腾昭成介绍,前期来到这里考察,这里的土地连片,也非常肥沃,气候也非常适合种植百合。现在种植的百合,到明年六七月份就开始采收,按照以往的价格,亩产大约3万元,200多亩的产值700万元左右。

  近年来,凤冈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天麻、黄精、板蓝根等中药材这一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途径,让这剂“致富良方”持续释放产业活力,绘就乡村振兴新“钱”景。(彭璟、张燕)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