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术后流感疫苗怎么打?贵州省人民医院专家这样说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9日电 (记者 周燕玲)秋风起,流感季也悄然临近。对于刚经历过肺结节手术的患者来说,心中除了迎来康复的喜悦,可能也存有一丝担忧:“此时能打流感疫苗吗?会不会影响恢复?”
贵州省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专家提醒:能打,而且非常有必要打,因为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保护术后脆弱呼吸道、避免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那么,流感疫苗何时打?打哪种?原则就一条:必须在身体从手术中基本恢复,并且没有急性并发症的情况下接种。
对于微创手术(胸腔镜)患者,如果术后恢复顺利,伤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发烧等情况,通常在术后1个月左右经医生评估后即可接种。如果是开胸手术患者,因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期需要更长,一般建议在术后两三个月,待体力充沛、身体状况稳定后接种。
无论恢复快慢,接种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手术伤口完全愈合,无红肿、渗液;体力恢复,可进行正常日常活动;无发烧、咳嗽加重等急性感染症状;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如肺炎、持续肺漏气等)。
贵州省人民医院专家特别叮嘱:最适合您的接种时机,您的主诊医生最有发言权!请在复查时主动咨询,医生会结合您的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和恢复情况,给出最个性化的标准建议。
那疫苗如何选择,哪种更适合术后人群?目前,常用的流感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注射式),安全性很高。其中“亚单位疫苗”对术后人群尤为友好,因为它去除了病毒内部的其他杂质,纯度高,接种后出现发热、乏力、局部肿痛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更小。对于正处于恢复期、需要精心呵护的身体来说,选择亚单位疫苗可以有效减少额外负担,让免疫系统更“平稳”地获得保护。
据了解,贵州省人民医院2018年成立了预防保健科,主要负责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妇幼卫生管理以及特殊健康状态成人的免疫接种评估与咨询,为市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
为方便市民接种疫苗,预防保健科开设专科门诊。目前常规开展特殊健康状态成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多种疫苗的咨询、评估与接种服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