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省惠水县围绕“稳粮、扩油、增菜”核心目标,聚焦坝区效能、物资保障、示范引领、技术服务、氛围营造等关键环节,推出“六维攻坚法”,以系统化举措打通秋冬种全链条堵点,同步明确全县秋冬作物种植任务,推动秋冬种植从“种得足”向“种得好、效益高”转型。

 

  坝区精管攻坚:“一坝一策+三级包保”双举措压实责任

  围绕惠水县“1+1+N”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坝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完成46个500亩以上坝区“一坝一策”编制,同时,探索坝区“五良”集成“五化”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高质量完成“五良”集成“五化”推动坝区建设,重点打造4个“五良”集成坝区,建设摆金长新、好花红镇下坝等油菜花观光基地,推动坝区变景区。将秋冬种工作纳入重点事项进行督导,明确目标计划,落实职责分工,并建立“部门+镇(办)+农技”三级包保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已印发《惠水县2025年秋冬种集团化包保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各包保组深入包保区域开展指导180余人次,发出工作提示函12期,进度通报5期。

  政策保障攻坚:“资金+物资”双兜底保生产投入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秋冬种生产补贴力度,积极协调解决生产中的资金、物资等需求,及时发放肥料、农药等农资补助,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实施耕地轮作、油菜种植补贴、规模经营主体单产提升等粮油项目,激励群众参与秋冬种的积极性。截至目前,争取上级项目9个、资金2691.5万元,采购优质油菜种子25吨,并发放到户。建成集中育苗点18个(保障1.2万亩高标准移栽),配套复合肥2046吨、尿素386吨,实施油菜统防统治9万亩。同时利用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375万元补助全县田土翻犁等,提高经营主体和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依托贵阳贵安5万亩保供蔬菜基地建设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设施大棚试点推广冬春茄果类蔬菜种植1000亩,予以保障贵阳冬春市场茄果类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和冬春蔬菜种植结构更优化。目前已整合2025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结余资金85万元、州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50万元投入冬春茄果类蔬菜种植肥料、种苗、棚膜等补助,带动全县种植冬春蔬菜面积达3.5万亩,预计产值达1.2亿元以上。

  示范创建攻坚:“百千万”+“机械化”双驱动提升单产

  结合农技干部“创新创业”行动和落实党政领导领办高产示范田机制,发挥产油大县、稻油轮作等粮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单产提升示范田精准落地。建成油菜“百亩田”7个、“千亩方”5个、“万亩片”2个;马铃薯“百亩田”10个、“千亩方”1个;小麦“百亩田”6个、“千亩方”2个,带动单产提升2%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油菜示范点育苗移栽2.5万亩、点播3.6万亩;小麦示范点直播1.2万亩;马铃薯示范点正在开沟排水翻犁土地。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在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中的引擎作用,推广秋冬种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全县农机服务秋冬种覆盖率达70%以上。重点推广油菜机械化起垄移栽、油菜飞播、小麦机直播、马铃薯机械化起垄覆膜等技术。建成6个油菜、3个马铃薯、3个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田,形成可复制技术模式。

  主体培育攻坚:“大户+企业”双带动激活生产动能

  提炼推广“土地托管+农技应用”的“田管家”运营模式,有效开展土地托管工作,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村集体+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元方式,由合作社、农户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构建“耕、种、管、收、销”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推动整村、跨村整合土地,实现‘土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截至目前,发展15亩以上种植大户1500余家,完成土地托管3.3万亩。依托惠水县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惠水县2025年省级大豆种植补助资金项目,充分发挥明惠、金晨、雅惠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订单联动、企业扶持等举措,实现“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户销售问题。目前已与金晨公司签订小麦订单1.2亩,与雅惠公司签订油菜籽订单4.5万亩;依托苗二孃、美之选等企业,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秋冬订单蔬菜种植5万亩。

  技术服务攻坚:“良种+良技”双保障提升种植效益

  聚焦优质高产高抗,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应用,依托惠水县2025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优选采购近五年新选育的“油研2020”“油研50”“中油杂39”“阳光131”“黔油32”等“两高双低”和油蔬两用型优良品种,实行“统一供种+保底收购”的稻油轮作模式,保障良种覆盖率达100%。截至目前,油菜、小麦等优良种子已采购发放到种植主体,马铃薯种子正在调运储;各镇(街道)完成集中育苗点15个、面积500亩以上,确保可移栽大田面积3万亩以上。实施农技干部“创新创业”行动,组建全覆盖的秋冬种技术服务指导组,下沉田间生产一线,大力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重点推广优良品种、规范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通过现场培训、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全面提升种植管理水平。目前已开展油菜种植培训15场次、技术指导6000余人次,蔬菜技术培训3场、培训260余人次。

  氛围营造攻坚:“线上+线下”双线发声强化宣传引领。

  依托互联网平台新业态、新模式,通过“种植主体+合作社+电商”等模式,拓宽农产品的销路,增加农民的种植信心;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秋冬种相关政策、种植技术要点、气象预报等信息,不断提高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动网格员、村级组织力量深入村组和农户,通过群众会、小组会、院坝会和“敲门行动”等多种方式,加大秋冬种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营造秋冬种工作的浓厚氛围。目前,已在新媒体平台推送各类惠农政策、种植技术、气象预报信息15万条次;累计开展各类宣传动员活动60余场次,覆盖群众8.5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有效激发了农户种植热情。(龚子松)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