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剑河县锚定乡村产业振兴核心目标,聚力培育特色种养主导产业。剑河县佳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耕肉牛养殖赛道,创新践行“北牛南下”规模化育肥模式,成功蹚出一条产业发展可行路径,成为当地肉牛养殖产业的标杆引领者。

  11月18日,岑松镇柳旁村肉牛养殖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正逐头为肉牛开展抽血检测,采集的血样第一时间送往实验室进行专业化验——通过科学精准的检测手段排查疫病风险,为牛群健康筑牢坚实“防护墙”。

剑河县佳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肉牛养殖基地实景。熊兴富 摄

  剑河县佳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肉牛养殖基地实景。熊兴富 摄

  作为佳贸农业的核心养殖基地之一,该基地以西门塔尔牛为主要养殖品种,牛源均从内蒙古地区定向采购,经四个多月科学育肥后即可批量出栏。基地创新实行“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最大化释放养殖效益,单基地肉牛存栏量稳定超200头。

  回溯发展历程,佳贸农业的黄牛养殖事业始于2020年。“当时通过全面市场考察,敏锐察觉到肉牛产业的广阔前景,便下定决心扎根这一领域。”公司董事长潘承宣介绍,团队立足剑河山区地理实际,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经验,创新推出“北牛南下”发展策略,以“短期育肥+规模化运营”为核心模式,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出栏效率,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优质肉牛筑牢销路根基。“我们的肉牛主要销往广州、重庆等一线城市及重点市场,客商大多直接整批采购,根本不愁销路。”潘承宣语气坚定。目前,公司已在岑松镇、南寨镇建成两大标准化养殖基地,总存栏量超400头,年出栏量达800头以上,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为进一步降本增效,公司同步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实现自给自足,既从源头保障牛肉品质,又大幅压缩养殖成本,构建起全链条产业闭环。

剑河县岑松镇柳旁村大山深处的肉牛养殖基地航拍实景。姜泽光 摄

  剑河县岑松镇柳旁村大山深处的肉牛养殖基地航拍实景。姜泽光 摄

  企业发展始终与当地群众“同频共振”。2023年,公司与岑松镇柳旁村集体合作社达成深度合作,创新构建“企业+合作社”共赢发展格局;同年,该基地被正式列为剑河县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和现场实操指导,切实助力农户提升养殖技能,带动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乘着“十四五”剑河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东风,佳贸农业凭借科学的养殖模式与精准的市场布局,在肉牛养殖领域稳步站稳脚跟。展望“十五五”,企业发展信心满怀。“经过多年深耕,我们对肉牛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底气。”潘承宣表示,未来五年计划将企业年出栏量扩大至3000头以上,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面向乡村振兴新征程,剑河县将持续以特色种养产业为重要抓手,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全力推动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具活力,让更多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稳定增收、致富兴业。(姜泽光 熊兴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