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7日电(聂晶梅 钟成炫)仲秋时节,贵州省剑河县南加镇新柳村的生姜种植基地一派繁忙。田垄间,姜香弥漫,村民们分工协作,笑声与机器声交织成一曲秋日“丰收曲”。

农户展示种植的小黄姜。聂晶梅 摄

  姜垄间,一株株小黄姜破土而出,金黄饱满、姜香扑鼻。村民梁章月双手麻利地采摘、分拣、修剪,不时擦去额头的汗水:“我们来采姜很开心,每天能挣130块钱,活路不重,还能顾家。”她笑着说。

  新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宗宸介绍,眼下全村共种植小黄姜140亩,预计总产量可达30万斤,以每斤3元计算,产值约90万元。“生姜种植流转了村民的闲置土地,大家既能拿分红,又能在家门口务工,增加了两份收入。”杨宗宸说。

剑河县南加镇新柳村生姜种植基地种植的小黄姜。聂晶梅 摄

  近年来,剑河县依托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小黄姜正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姜”。新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永鑫介绍,村里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产业,打造“新柳小黄姜”品牌。“下一步,我们将开发姜糖、姜茶等产品,提升附加值;同时结合生态资源,探索‘农业+文旅’新模式,打造生姜采摘园、农耕体验区,让‘新柳小黄姜’不仅是农产品,还能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名片。”

农户正在采收小黄姜。聂晶梅 摄

  为解决农产品储运难题,南加镇在剑黎高速出口附近新建、改建了4个仓储保鲜库,为生姜等特色农产品提供冷链保障。如今,采收打包好的生姜可直接运至保鲜库储存,既能发往本地市场,也能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外地,实现从“田头”到“舌尖”的高效衔接。

  从“地里香”到“品牌强”,新柳村的小黄姜产业正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村民们在土地里刨出的,不只是生姜,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