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黔东南连绵的群山之间,沪昆高铁如一道银色的闪电,穿行于隧道与桥梁之间。然而,许多旅客感受到,在凯里南至贵阳段途中,当列车驶进一个狭长的隧道时,本来畅通的手机信号会出现几分钟的中断,这几分钟便成了这趟旅途的通信“小缺口”。

  这一“小缺口”源于凯里南至贵阳段全线最长、地质最复杂的麻江茅坪山隧道。这条全长约7公里的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与地下暗河发育区,施工难度居全线之首。特殊地质环境下的隧道通信面临诸多挑战:厚重山体严重屏蔽无线信号,钢筋混凝土衬砌进一步加大阻隔,加之隧道蜿蜒线形限制信号直射。上述因素相互叠加,使得隧道的通信覆盖成为难啃的“硬骨头”。

  精准路测,打通7公里“信息孤岛”

  在麻江茅坪山隧道幽深的内部,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的网络建设者趁着列车间隙的“天窗期”,在有限的光照与通风条件下,对隧道内通信设施进行精细勘测与调试。该隧道地质构造复杂、洞体狭长,传统信号覆盖方式在此难以奏效。为此,技术团队采用“洞内精准勘测+洞外协同补点”的综合方案,通过在隧道壁特定洞室内部署基站设备,并配合隧道外高位站点进行信号接力,实现对隧道全程的连续、稳定覆盖。

  然而,隧道内的建设工作远比想象中更具挑战。“进隧道施工不像在平地,每一步都受限于空间和时间,”正在现场组织施工的贵州移动工程师包义恩表示。隧道内作业空间极为有限,粉尘浓度高、噪音大,且所有施工必须在每日凌晨列车停运后的短暂“天窗期”内完成。设备搬运、安装、接线等工作,不仅对人员体能构成考验,更对施工精度与团队协作提出极高要求。为提升效率,项目组引入轻型机械与模块化设备,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多台设备的快速部署与调试,将原本需要数日的工程量压缩至几个夜间“天窗”内完成,实现了建设进度与运营安全之间的高效平衡。

   昼夜奋战克万难,筑牢通信覆盖根基

  隧道内最关键的安装调试阶段,往往在深夜展开。建设人员系紧安全绳,在仅容一人站立的设备洞室里,借着头灯的光,小心翼翼地接线、调试。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着设备能否准时开通,也关系着整个团队的彻夜努力能否换来清晨时分的信号满格。8月21日,当最后一台设备通电完成,贵州移动建维人员刘光森手中的测试终端屏幕上,清晰地跳出了5G满格的标识。也正在此时,隧道远端传来低沉的风压声——当天首班列车即将首次在完整的5G信号中穿行,一个曾经的通信盲区就此迈入无缝连接的时代。

  建设到位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要通过做好后期维护,确保通信的稳定性。“除了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巡检,沿线还配备无线电监测站,每个基站的设备还有警报功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可随时将信息传至控制室。”刘光森介绍,相比贵州其他高铁线路,沪昆高铁的业务告警功能已经实现升级,“缆线损耗、电力不足、射频通道改变”等,都能发出相应告警,帮助技术人员节省排查时间,让故障处理更精准、更高效。”

  早上8点27分,一阵“嘀嘀”的关门声过后,列车从贵州凯里南站缓缓驶出,驶向贵阳北方向当列车驶入麻江茅坪山隧道,经常乘坐本趟列车的旅客留意到一个细微变化——以往穿过隧道时通话中那短暂的“沙沙”杂音消失了,听筒另一端的声音始终清晰、稳定。“在跨山越岭的高铁上能保持这样的通话质量,确实难得。”游客们纷纷感慨。

  精益求精,从“有信号”到“好信号”

  “对我们来说,信号通了只是第一步,就像路刚修好,还得把所有交通标识、信号灯都调试到最佳状态,”贵州移动工程师王太坤这样描述他们的后续工作。施工一结束,技术团队便立即转入更为精细的“参数精调”阶段,重点打磨隧道出入口的信号切换逻辑。“高铁速度太快,信号在隧道口‘交接班’必须完美,否则用户还是会感知到网络的不通畅”。团队反复测试调整,如同为飞驰的列车铺设一条无缝衔接的“信息丝带”。

  精调后的数据令人振奋:隧道内信号切换成功率达到100%,平均速率稳定在300Mbps以上。与此同时,整个凯里南至贵阳段黔东南辖区的5G覆盖率,从施工前的52.34%跃升至63.12%。“我们正在建立‘日常监测+定期复测’的长效机制,”王太坤谈及未来时表示,“网络环境是动态的,我们的优化也是持续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位旅客的旅途,从始至终都畅行无阻。”

  从麻江茅坪山隧道的深夜攻坚到全路段的信号跃升,从“不稳定”的困境到“信号满格”的畅通,贵州移动的技术团队以攻坚克难的韧劲、精益求精的匠心,在群山之间架起了一条看不见的“数字天路”。这条跨越隧道的5G信号,不仅填补了通信盲区的“小缺口”,更打通了区域发展的“大通道”——它让远方的牵挂不因山川阻隔而中断,让商务沟通不因旅途奔波而停滞,让数字生活的便利延伸至高铁线路的每一公里。

  2025年初,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已全面启动高铁无线网质量提升工程,总投资超过4亿元,规划3921个5G基站,对贵州省内10条高铁及城际线路进行5G网络全面升级。随着贵州高铁5G覆盖升级的持续推进,每一趟跨山越岭的旅程,都将成为流畅便捷的数字体验之旅,为黔贵大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通信动能。(张艺 杨眉)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