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人才强县战略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以来,习水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战略核心位置,以政策为引、平台为基、服务为翼,让各路英才在这片热土扎根成长、各展所长,既破解了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又补齐了民生领域的服务短板,用人才红利书写了县域崛起的生动答卷。

设备不停运转。胡倩 摄
产业突围:人才攻坚破解行业痛点
在贵州启航白酒包材的无尘车间里,先进设备高速运转,一只只具备“防盗刷、防拔出、防滴漏”功能的“三防”瓶盖接连下线,即将送往各大白酒企业。谁能想到,2023年前,普通防伪瓶盖导致的酒体被换、红包盗刷等问题,曾是困扰白酒行业的顽疾。
“为破解防伪难题,我们一方面引进核心技术人才,一方面与华南理工学院深度合作,专攻技术瓶颈。”贵州启航总经理苟树庭介绍。技术团队历经无数次实验,通过高精度设备实现钢与塑料的精准融合、反复定型,最终攻克量产难题。这项行业首创的原创技术,不仅赢得了市场和企业的广泛认可,更让公司成功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引进创业人才项目,斩获创业人才贡献奖。如今,该技术已显著提升与习酒等企业的合作份额,成为白酒包装行业的技术标杆。

肖克医生查看儿童健康情况。胡倩 摄
民生加码:人才赋能幸福生活
人才聚集的力量,不仅体现在产业升级上,更渗透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细微之处。
习水县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肖克,作为从新桥医院引进的骨干专家,入职后迅速组建康复人才基地,聚焦脑梗偏瘫、高位截瘫等疑难病症开展攻关。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原本需要远赴大城市救治的高位截瘫患者,如今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有效治疗,“重病不出县”的民生难题得到切实破解。
“我们正打造医院、社区、家庭‘三点一线’康复体系,通过培训乡村医生、社区医护人员,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康复服务。”肖克说,人才梯队的建设,就是为了让医疗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教育领域同样星光闪耀。习水县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张渊,作为引进人才中的佼佼者,2023年获评市管专家。她秉持“以赛促研、以研促发展”的理念,带领团队打造高效课堂,倒逼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张渊先后斩获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乡村名师等多项荣誉,用专业与热情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孩子们专心致志的听张渊老师讲课。胡倩 摄
筑巢引凤:政策红利释放人才活力
人才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优质的成长土壤。“十四五”期间,习水精准发力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全链条配套政策,通过贵州省人才博览会、专项招聘、公开招录等多元渠道,累计招引人才3618人,其中33人入选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
聚焦重点领域,习水建成58个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自主培养高级职称人才1273人、村级后备力量60人。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与珠海金湾等地互派人才184人,成功推荐省管专家1人、市管专家4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11人。截至“十四五”期末,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9.4万余人,人才红利正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
“习水将持续深化人才强县战略,健全人才体制机制,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环境,让各类人才在习水安心工作、幸福生活,为县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习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俊表示。(税会静 胡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