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5日电(杨洁茹 吴麟钦)初冬时节,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的香柚园区处处洋溢着丰收热度。金黄的柚子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果林里、园道上,人声交织,游客们拎篮采摘,工人穿梭忙碌,货车往来拉货,一幅冬日丰收的田园画卷在苗乡徐徐铺开。

南明镇香柚园成熟的柚子。杨洁茹 摄

  南明镇香柚园成熟的柚子。杨洁茹 摄

  走进园区,果香扑面,小香柚在阳光下轻轻晃动,满树的金色让人一眼便感受到丰收的重量。采摘工人手法娴熟,将成熟果实一一剪下,再分拣、打包,整齐码放上车,这份来自山间的甜蜜正源源不断发往外地市场。

  “今年雨水充足,气候稳定,产量几乎是去年的三倍。”望着满园柚果,香柚基地负责人张承财难掩喜悦,“你看这果子,个头均匀、色泽亮、口感也更好,确实长得有精神。”

  南明小香柚自2021年挂果以来,以其独特风味迅速打开市场。单果一斤半到两斤,果肉脆嫩多汁,既带传统苦柚的微苦,又融合蜜柚的甘甜,入口清爽不腻。更吸引消费者的是,它可徒手剥皮、汁水不沾手,成为不少游客“来了就要带一车”的人气产品。

南明镇香柚园里,游客满载而归。杨洁茹 摄

  南明镇香柚园里,游客满载而归。杨洁茹 摄

  “开园第三天,客人络绎不绝,周边县市的都赶来采摘。工人们也在加班采果、发货。”张承财介绍,香柚效益好,当地去年又扩种100亩,园区务工岗位也随之增加,带动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果园里,游客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几位来自外地的游客正忙着拍照、挑果,体验“从树上到手心”的新鲜感。“别的地方的柚子也吃过,还是这里的最好,水分足,又带一点点微苦,很清爽。”游客甘女士说她每年都会来,“我们一次就是三四车,一买就三四百斤,亲戚朋友都等着我们带。”

  近年来,南明镇因地制宜发展柚子、葡萄、猕猴桃等精品水果产业,让“小果子”长成助农增收的“大产业”。依托当地良好生态与民族文化特色,当地打造“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的乡村旅游模式,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多点开花”,乡村振兴释放出更多“甜蜜动能”。

  目前,南明小香柚已全面进入采摘旺季,预计可持续至12月初。冬日的南明镇,正以满枝香柚,为这个季节增添一份亮眼的金黄。(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