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超90%
家庭医生签约率超过90%,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稳步提升……这一系列变化,源于乌当区在慢病服务能力建设上的持续深耕。在11月7日召开的乌当区慢病服务能力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乌当区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专题介绍慢病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上,现场的媒体记者分别围绕乌当近年来在建设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推动慢病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乌当区如何保障慢性病管理服务的质量,并确保这些服务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乌当区医共体总院下一步将如何加强慢病服务能力建设等问题进行提问。区卫生健康局、区医共体总院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乌当区在推进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程中,聚焦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带来的民生挑战,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服务同质化管理为抓手,精准发力慢病服务能力建设,成功构建起覆盖全域、分级分类、医防融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体系,为群众提供了更具连续性、精准性和便捷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乌当区以“医防融合”为核心,重点推进慢病“防、治、管、康”一体化服务能力升级,通过组织架构革新、角色转型突破、资源整合升级,破解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诊疗长期割裂壁垒,重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同时,依托“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居民健康画像、创建健康管理中心、提升服务亮点内涵,实现“预防—诊疗—康复”慢病全流程闭环管理。为提升服务,激发“输血—造血”内生动力,乌当区还实施“双向培养计划”,采取专家下沉带教、基层人才进修、夯实家医团队等方式解决基层医疗能力薄弱问题。
截至目前,乌当区已建立52支家庭医生团队,由总院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护士、公卫(村医),社区网格员等组成,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0.45%。通过家医团队入户随访和健康知识宣教,全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在两年内提升了超过3个百分点,从2022年的36.07%提升至2024年的39.20%,健康理念正深入人心。
下一步,乌当区将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从“治病”转向“健康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基层医疗机构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