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罗甸:以赛为媒推动农文体旅融合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3日电 (王孝文)11月2日,“享钓鱼趣罗甸”2025中国・罗甸玉湖休闲垂钓拉力赛在罗甸县玉湖水域(佳禾康养垂钓小镇钓场)圆满收官。作为中国休闲垂钓协会认证的一类赛事,本次赛事共设奖金总额15.8万元,共吸引全国100支参赛队、200名钓手参赛。
经过两天的精彩角逐,广西武宣神奇队以总重77.35公斤的成绩勇夺冠军,斩获冠军奖金8.8万元;黔中渔人队以总重50.40公斤荣获亚军,黄金联队以总重49.85公斤获得季军。广西武宣绿岛二队以4.8公斤斩获单尾冠军,广西田东鱼鹰队韦天团荣获“老骥伏枥奖”,南丹星辰一队钟雨桐荣获“巾帼英雄奖”奖。
“我们在全国到处打比赛,罗甸这里的住宿环境优美,饮食具有民族特色、群众也很热情,欢迎全国各地的钓友来罗甸体验一下钓鱼,这里的野河资源鱼类非常丰富,水源也很好,气候很适宜钓鱼。”勇夺冠军的广西武宣神奇队宋勇行说,这一次已经是他第三次来罗甸县参加钓鱼比赛,特别是对罗甸的美食情有独钟。
赛场之上,竿影舞动,激情飞扬。来自安徽、云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及贵州省内各县市垂钓选手共聚“阳光罗甸康养湖城”,在秀美山水间扬杆角逐。罗甸县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和丰富的鱼类资源,为选手们提供了绝佳的竞技舞台。
“在罗甸举办此次一类赛事,主要看中了这里的两大核心优势:一是暖冬气候能确保冬季赛事稳定举办,避免因低温影响比赛进程;二是广阔的水域资源能满足国家级赛事的专业需求,让选手有更好的参与体验。”中国休闲垂钓协会秘书长王昊说,从前期场地勘测到赛前搭建,罗甸在赛事筹备上做得非常扎实,100个标准化浮钓台完全符合国家一类赛事标准,为全国钓手带来优质的竞技体验。
地处北纬25°的罗甸县,素有“贵州小三亚”的美誉,是“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这里年均气温19.6℃,无霜期长达335天,年日照时数超过1500小时,温润的气候让这里成为冬季户外垂钓的理想之地。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在罗甸县形成370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不仅造就了“千岛映湖”的独特景观,更因水质清澈、鱼种丰富,成为国家级垂钓赛事的天然赛场。
“之前一直关注罗甸的垂钓赛事,这次是第一次来,这里的美食特别符合我口味,气候更是没话说,现在这个季节还能穿短袖钓鱼,太舒服了。”比赛首日,让江西参赛选手吕俊学特别舒心的不仅是罗甸的暖冬气候,还有赛事主办方的贴心服务。
多年来,罗甸县凭借优质的自然生态与丰富的垂钓资源,早已成为全国垂钓爱好者心中的“打卡地”。据了解,此次赛事在追求竞技性的同时,更秉持“保护渔业资源”的理念——对于钓获的国家保护鱼类,将由工作人员现场统计记录后立即放流,既保障比赛公平,也守护水域生态平衡。
“此次比赛是国家一类赛事,赛前我们专门投放了约3万斤比赛用鱼,涵盖鲫鱼、鲤鱼等常见垂钓品种,确保比赛的竞技性与观赏性。”中国・罗甸玉湖休闲垂钓拉力赛裁判长嵇明龙表示,比赛结束后,所有渔获将由工作人员统一收集、检查后放回自然水域,既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也为维护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贡献力量。
“本次钓鱼赛吸引了全国100支队伍参赛,其中省外队伍占了一半,不仅展现了罗甸的山水魅力,更显著拉动了本地餐饮、住宿及农特产品消费,正成长为罗甸的品牌IP。”据罗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韦仁武介绍,近年来,罗甸县持续举办一系列文体旅活动,点燃了全民健身的新高潮,成功推动“文体旅康农”深度融合,展示乡村振兴成果。接下来,罗甸将持续聚焦休闲垂钓、乡村旅游、暖冬康养三大板块,围绕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天天有人气,精心培育“一年四季享趣罗甸”文旅品牌,完善配套、优化体验,让体育活力持续赋能美丽乡村,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举办2025中国・罗甸玉湖休闲垂钓拉力赛,核心是以赛事为纽带,把罗甸独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罗甸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陈芳介绍,罗甸将持续优化赛事服务体系,谋划好“一年四季享趣罗甸”的文化活动赛事,吸引更多游客跟着阳光去罗甸,跟着赛事去旅行,让“贵州小三亚”的文旅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来,罗甸县始终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深入实施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四大行动,重点培育大健康养生、水上垂钓游乐、乡村旅游三大特色业态,全力推动农旅、体旅、文旅、康旅深度融合。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罗甸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35.81万人次,累计旅游总花费2.31亿元,“贵州小三亚”文旅品牌成功“破圈”,实现“旅游流量”到“经济留量”的变现。
此次赛事的圆满收官,正是罗甸县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又一重要实践。通过举办高水平国家级垂钓赛事,罗甸正以水资源为核心纽带,串联起休闲垂钓、水上运动、滨湖度假、乡村民宿等多元业态,让“贵州小三亚”的旅居IP更加闪亮,为地方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