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3日电(白小婷 陈人熊 左镘)秋日里,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栗木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5台旋耕机穿梭在稻田里,伴随着阵阵轰鸣,旋耕、起垄、播种等工序一气呵成,原本散落着稻茬的田地迅速换上“新颜”。

 

  好花红镇栗木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江介绍,栗木村秋冬种植小麦900亩,从2022年的一台旋耕机到现在的5台旋耕机及2台播种机,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

  往年秋冬种,光翻地、播种就得全家齐上阵,10亩地要忙半个多月。如今有了旋耕机帮忙,一台直播机一天能完成40到50多亩地的作业,5台机器联动,几天就能把村里的秋冬种地块全部种完,不仅省了人力,还赶得上最佳农时。

  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源于“政策+服务”的有力支撑。作为好花红镇小麦种植示范区,栗木村积极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将农机购置补贴等红利精准送达农户与合作社,降低农机配置门槛。

  同时,村委会主动牵头统筹,通过整合村内现有农机、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方式,建立“统一调度、按需分配、分片作业”的农机资源调配机制,打破农户“单打独斗”找机难、用机贵的困境,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机械化作业服务,为秋冬种顺利推进筑牢保障。(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