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3800亩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3日电(吴昔昔 陈伟)深秋时节,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街道马甘溪果园迎来甜柑丰收季。放眼望去,连片的果树层层叠叠,金黄的“溪山秋甜柑”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分拣、搬运。随着无人机在山间低空盘旋,吊篮里满载的果实腾空而起,一派“科技助农”的丰收景象铺展开来。
果园里,绿叶掩映间柑果饱满,阳光洒落在果面上泛着油亮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与果香。果农龙仙平提着塑料桶穿梭树垄间,熟练地剪下果子放入桶中。“今天是第一天采收,要忙上一个多月才能采完。我在这里干了七八年,平时除草、打药、施肥都在果园里干,每天能挣六十块,离家又近,挺满足的。”龙仙平笑着说。
这片果园地处山地,山高坡陡,过去果实靠人工背运下山,既费力又耗时。今年,果园首次引入无人机吊运,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也让“科技赋能农业”成为现实。
“这个果园建了8年,总投资近300万元,主要种的‘溪山秋甜柑’是松桃本地独有品种。今年我们采用无人机吊运果实,效率比人工快好几倍。”马甘溪果园负责人文斐介绍。
该果园种植的“溪山秋甜柑”今年预计产量20万斤,产值约70万元。为保障销路,果园与多地客商签订订单,产品将主要销往北京、广东等地市场,同时供应本地超市,实现“山果出山、香飘四方”。
在世昌街道,像马甘溪这样的特色果园并非个例。近年来,当地依托山地资源,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冰糖柚、赖李、柑子、杨梅、吊瓜等特色产业38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1500余人就业,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我们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世昌街道党建办负责人、团工委书记麻振平表示,“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化销售,让‘小水果’带动‘大产业’,让产业成为群众稳定致富的‘金果子’。”
一片果园,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从荒坡到“花果山”,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助农”,松桃正用绿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写下鲜活注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