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雷山苗年启动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5日电 (记者 袁超)5日,来自贵州省省内及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外的苗族同胞,共同齐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欢庆一年一度的苗年。
苗年是苗族一年当中最为盛大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是集庆祝丰收、祭祀祖宗、感恩天地于一体的隆重节日,是雷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当天,近万名苗族民众组成大芦笙方阵、仰欧桑方阵、高排芦笙方阵、长裙大银角芦笙方阵、长裙中银角芦笙方阵、南猛芦笙方阵等50多支非遗巡演队伍,展现苗族丰富多彩的歌舞、农耕等文化。
巡演现场,来自雷山县大塘镇掌批村的农耕舞蹈扁担舞吸人眼球。其道具不是精致的乐器,而是家家户户最常见的劳动工具——扁担和镰刀,男女老少根据两者的敲击声而舞蹈。掌批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劲松介绍,扁担舞模拟耙田、插秧、收割等农事动作,将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农耕记忆融入节奏与律动之中,成为记录苗族迁徙史与山地农耕文明的特殊文化符号。
雷山县苗学会会长白志恩介绍,雷山县苗族同胞认为每一年的10月份就是年终,把粮食收进家里以后就是一年的结束。“是过年,更是苗族文化展示的大舞台,把苗族的生活习俗搬到舞台上,让观众能够直观看到苗家生活的片段。”
此次苗年,雷山县举办各具特色的苗年活动,形成“全域过节、全民同庆”的氛围。为了让游客深度体验苗族文化,雷山县精心设计11条苗年主题游精品路线,涵盖非遗探秘、手作体验、民俗沉浸等多个维度。
经过多年的打造和培育,雷山苗年活动从最初的“民族符号”到后来的“出圈密码”,又到当下的“带货热点”。通过推动沉浸式文旅体验经济,全方位打造民族节庆IP带货链条,苗年不仅成为展示雷山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更成为推动文体旅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逐步实现从节庆流量到产业增量的有效变现。
据雷山县相关部门测算,2025年11月5日开幕式当天,全县共接待游客51526人次,同比增长19.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49.29万元,同比增长5.7%。仰欧桑实景演出收入22.33万元,各种旅游商品销售收入308万元,其中:农特产品线下销售额达130万余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