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定县马官镇中山村立足资源禀赋,通过轮作模式发展无筋豆、黄瓜等蔬菜产业,配套食用菌、生姜、茄子等种植,形成多元化增收格局,带动本村就业超200人。近日,中山村的无筋豆迎来了采收旺季。

采收豆角

  采收豆角

  在中山村种植大户龙文的140亩无筋豆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豆架上挂满鲜嫩的豆角,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运送、打包,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目前这季无筋豆已采摘30天,每天有80名至100名工人在基地务工,一天有10吨发到重庆、北京、山西等地。亩产量在2500斤左右,总产量在35万斤左右,按今年的平均价格来算,总产值也基本上在50万元左右。”龙文说道。

  该基地上半年种黄瓜,下半年种无筋豆,发展至今已有三年时间,基地负责人龙文来自关岭,三年前由中山村委引进发展蔬菜产业。“我们来这里是看中这片土地的土质和交通区位优势,村委也积极配合我们协调土地的相关事宜,今年是基地种植的第三年,前两年收入也差不多 。”

打包好的豆角

  打包好的豆角

  三年来,基地种植、管护、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工,尤其采摘季期间,每日用工量达80至100人,每年发放务工工资40万元左右。村民杜德琼便是其中一员。“他们来承包这个基地栽黄瓜,我们就来开始做工,包括拢箱、扛竹竿、栽种等,做到现在有三年了,家里又有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我们又出不去,还有七八岁的小孙子要照顾,多少赚一点,帮家庭增加一点收入。”村民杜德琼说道。

  像龙文一样,中山村通过“大户引领+农户参与”模式,引进5户种植大户,并培育3户本地能人,带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村种植蔬菜1100余亩。

豆角丰收

  豆角丰收

  “蔬菜种植是我们中山村的一个主导产业。”马官镇中山村支书雷光兰介绍:“中山村种植现在种植400亩的无筋豆和黄瓜,前半年种黄瓜,后半年种无筋豆,还有307个大棚,种植将近270亩食用菌,种植生姜300多亩,种植茄子100多亩。蔬菜种植很好地带动村民务工,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也把村里外出找不到就业的人吸引回来,逐步带动一部分年轻人发展这个产业。”

  蔬菜产业是中山村的主导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今,该村蔬菜产业已形成“种植-采摘-销售”全链条,不仅让土地“活”起来,更让村民“富”起来。(张文霞)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